卓越绩效报告发表时间:2024-09-02 14:39 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年“浙江制造”认证 卓越绩效报告 二零二四年一月 卓越绩效报告 目录 一、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4519" 组织概述 3 HYPERLINK \l "_Toc6418" B.1.2 组织的关系 9 4.5.3支持过程 73 组织概述 B.1 组织描述 公司管理团队具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对行业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把握力,并具有较强的规划能力和执行力,帮助公司不断提升整体经营能力。公司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降低了非正常个人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在内部业务管理上,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文件、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文件及生产作业指导书,确保各项工艺流程的开展都有章可循,实现公司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品质。 公司从积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开展人文关怀活动,“善待每一位员工”,践行“做一流产品,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社会效益”的社会责任。全体人员“为客户创造杰出的价值”努力奋斗。 B.1.1 组织的环境 主要产品和服务 1)公司主要产品见图表B.1.1-1。 表B.1.1-1 公司主要产品照片 2 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愿为国内外广大工业企业提供优质、绿色、环保的各类无纺布产品。 b) 组织文化 公司从创立之初到快速成长时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生产与优化经验,积淀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是广鸿新材料的宝贵财富财富,为推动优质、绿色、环保的分散、活性染料产品不断提供强大动力。 浙江广鸿新材料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要素。 企业使命:持续为人类健康提供绿色环保防护材料 公司愿景:成为世界一流无纺布生产商 公司核心价值观 客户满意、员工进步、企业永续 公司经营理念 管理树品质,技术出精品。 企业精神 诚信、和谐、创新、高效。 品质承诺 依法依规做精品, 快速响应做服务, 迈向目标零缺陷。 质量方针 专注成就精品,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满意! 企业文化体系见表B.1.1-2。 表B.1.1-2 公司文化体系
c) 员工的基本情况 公司拥有高知识结构、高技术职称、强烈进取精神的技术和管理团体,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和原材料,秉承着“共识、共创、共和、共享”,不断发现和满足时尚高端的家具系列服装,致力于提供时尚、绿色、精致的家居系列服装和丝绸服装服饰产品。 表B.1.1-3 公司员工构成
d)主要技术、设备及设施 1)主要技术 公司秉承“崇尚科技、追求卓越”设有专业产品设计开发部门,以满足新产品的开发验证和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技术工艺水平。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具体清单如下: 表B.1.1-3 公司专利
表B.1.1-4科技成果转化
2)主要设备设施 浙江广鸿新材料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无纺布产品的企业,公司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研发、生产、检测设备及基础设备并合理布局。通过工艺技术设计,关键原材料选用,实现关键工序集约化、精细化、自动化。通过提升装备水平、改善生产环境。 表B.1.1-5公司主要设备设施
e) 组织运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 公司为独立法人单位,并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依法纳税,诚信经营。公司重视普法和思想教育,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了安全防护设施,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和员工健康。公司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使公司的质量、环境和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在有效的管理体系下运行,各种排放指标均达标。 表B.1.1-6主要法规政策环境
B.1.2 组织的关系 a) 组织机构和治理系统 公司一直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规范公司运作。本公司组织机构设置总经理,下设各职能部门,通过自上而下的部署,以及由下至上的反馈,实现良性运作。公司的组织机构图,见图B.1.2-1。 图B.1.2-1 公司组织机构图 关键的顾客群和市场细分 表B.1.2-1按顾客群分类
c)供应商 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按照交付产品质量、质量问题顾客通知、交付及时性、交付问题顾客通知、服务对供应商进行打分,进行A、B、C分级管理。对供应商的关键要求为:质量稳定、可靠、准时交付。 公司以共同进步的理念为出发点,从质量、价格、服务、信誉等方面考虑,慎重选择最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d)与主要供应商和顾客的伙伴关系和沟通机制 长期秉持“诚实、守信”的经营原则,对于各类供应商和顾客,均本着“价值共创、市场共赢”的原则与主要供应商和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故供应商及顾客均为多年的交易伙伴,产销链十分坚实、稳固。积极通过高层拜访、邀请顾客参与公司活动等方式,不断拉近顾客与公司之间的距离;在及时了解各类顾客对公司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的同时,对于各类顾客的问题、投诉,及时进行处理。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相互学习、合作共赢机制,双方发挥互补优势,先后与关键顾客和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表B.1.2-2 伙伴关系和沟通机制
竞争态势和主要竞争优势 公司以创自主知识产权注册品牌为主,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现拥有2万余平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厂房的。 公司本着锐意进取,致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无纺布生产制造企业。公司主导编制了《购物袋用无纺布)》T/ZZB 3167--2023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这是对全国乃至世界无纺布行业标新立异的贡献,也是企业自我提升和改造的新的起点。 表B.2.1-3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
c) 比较性和竞争性数据来源 公司主要通过对重要顾客及供应商的走访,搜寻专业网信信息、阅读行业杂志及专业刊物,及时了解行业讯息,积极参与行业组织的活动。 尽管公司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宽泛、畅通,但获取公开信息的特殊性及对获得可比性数据的制约,公司获取数据仍有较大的局限性。 B.2.2 战略挑战和优势 公司关键业务面临来自市场需求、新、老竞争对手、技术创新等变化和要求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挑战,公司在当前和今后几年所面临的战略挑战集中于竞争地位的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和人力资源保障等三个方面,主要优势项见表B.2.2-1。 表B.2.2-1 公司主要优势
公司目前的管理体系是以GB/T19001、GB/T24001、GB/T45001为基础框架,通过体系审核、内外部满意度测量、成本收益分析、劳动生产率分析、市场份额分析、竞争对手的分析、员工构成分析等大量的业绩测评和分析,按卓越绩效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公司根据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确定年度经营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方法,将公司目标层分解到各部门,并结合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等,使用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方式并逐步引进以全联动模式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引入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绩效模式,对公司各部门进行考核、评价、改进和提高整体绩效。通过培训、文件、沟通、会议等方式向公司各级传达公司的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根据国内竞争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不断推进创新,实现公司的愿景。 b)组织学习与知识共享 公司一直认同“一流的企业培养一流的员工,一流的员工创造一流的企业”的理念,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知识型团队。传达经营目标及企业文化,公司通过推动全价值链信息化,经过选择、收集、整理各类知识,对知识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情报、体系和内部运营三部分组成的知识库,形成以知识库为中心多层次共享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从高层领导至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及员工等相关方的知识共享机制;构建文化平台,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提炼组织精神;坚持不懈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顾问讲座等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使公司、员工、供应商和顾客建立稳固的互助互利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供应商满意、员工满意和社会的最终满意。 4.1 领导 公司高层领导具有远见卓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绩效目标,密切关注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主动营造了授权、创新、快速反应和学习等方面的经营环境。构建并保持了组织不断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贯彻,营造了一个令顾客、职工、股东、社会和相关方满意的组织环境。 高层领导基于长期和短期的发展战略,建立人才培养发展计划和储备机制,致力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带头学习,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建立梯队人才库,以保持一支动态平衡的、规模化的后备领导人才梯队,适应公司的战略发展。 a)确定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自成立以来,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逐步凝练而成,并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提升。公司领导在确定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基础上,以相关方的利益为中心,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具体参见图4.1.2-1。在公司规模由小到大,资本迅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也逐步形成了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它来源于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的实践经验,促进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形成。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见前表B.1.1-2 )体现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为公司制定战略和战略目标提供了依据。 图4.1.2-1 战略规划 b)畅通内外沟通渠道,与各相关方达成共识 为及时有效地传播企业文化和战略规划,形成积聚各方的强大合力,公司高层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实践核心价值观,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及企业的一言一行,建立比较完善的内外部双向沟通机制,达到了与各相关方谋求和谐发展、互惠共赢的良好效果。(见表4.1.2-1) 表4.1.2-1与内部员工、主要供方和合作伙伴的沟通
c) 营造诚信守法的环境和有利于改进创新、快速反应的环境 公司对组织机构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统筹,规定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形成了人力资源、财务等授权机制。公司设总经理、部门等管理层次,每一层次的不同部门都具有特定职责权限,责任目标分工明确。公司建立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订单化准时生产、加快服务响应速度、快速处理公关危机四大快速反应机制,以便更快速、高效地应对市场环境的激烈竞争。(见表4.1.2-2) 表4.1.2-2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
d) 质量安全方面职责 为履行确保组织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的职责,引导组织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公司从价值链角度对包括研发、采购、生产、质量管理、营销等涉及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的过程进行了梳理、识别和分析,并根据创新与效率原则对过程进行设计,充分运用绩效系统对过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关注过程输入与输出,持续改进,形成有效的PDCA循环。 公司有一整套由GB/T19001、GB/T24001、GB/T45001等组成的管理体系,并设有定期内审和管理评审,确保整个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e) 推进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为推进品牌建设,公司依据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品牌发展规划,通过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善渠道建设及售后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公司以国际先进技术为目标,积极开发、引进、消化、吸收适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并转化为内控标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浙江广鸿新材料向客户提供从系统的研发设计、系统方案解决、制造过程、物流管理以及维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系统全寿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公司为客户安排专业的服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订单跟踪等24小时服务。公司定期对客户进行技术培训,内容涵盖产品基础知识等各个层面。还拥有一支专业精良的售后服务团队,可随时随地进行现场服务,帮助客户分析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f) 强化风险意识并积极培养组织未来的领导者 公司创立至今,在取得众多成就的同时,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推动组织的持续经营。为此,公司成立了危机管理小组以及战略管理委员会等组织,以综合应对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可能预见的战略、财务、市场、运营、法律、安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风险。 此外,为确保组织的延续性,公司高层领导重视储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并构建了未来管理干部梯队培养机制,针对每个部门的重要管理岗位,通过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涉及企业文化、业务技能培训、人员管理技能培训、自我开发技能培训等方向的培训课程,不断提升员工能力,完善员工的知识结构,并定期考核,以此培养组织未来的各层次领导者。 g) 定期对组织绩效评审并改进创新将卓越付诸行动 为不断改进组织绩效,实现愿景和战略目标,公司高层领导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通过战略研讨会、管理评审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和专题例会等评价体系,评审公司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并与竞争对手及标杆比较,衡量公司长、短期目标实现程度和经营绩效。评审分析确定具体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周期(见图4.1.2-2)。 图4.1.2-2 公司绩效评价流程 表4.1.2-3 关键绩效指标系统
表4.1.2-4 公司部分关键绩效指标近期评审结果
表4.1.2-5 评审发现及措施
a) 组织治理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1)管理层所采取行动的责任 公司成立后,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设立了公司的管理机构,明确了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等,公司章程的具体条款内容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公司董事长主持公司战略目标制定,并及时检查其执行情况,总经理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对管理层业绩进行评估。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关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表决权回避制度。管理机构有能力承担公司章程及其他管理制度所规定的义务,能够按照前述规章制度规定的权限参与决策,积极参与公司经营事务的讨论和表决,切实发挥作用。 公司已经建立了健全的治理架构及决策机制,并得到有效的运行。 2)财务方面的责任 董事长要求由核心领导层每月对财务绩效和行动计划进行详细的审核以确保持续的财务生存力。公司的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财务法律制度,并制定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行为。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强化内控制度,按季度组织编报财务报表。各项费用支出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依法实行会计互相监督,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核算机构与财务管理体系,规避财务管理的风险。 3)确保运营的透明性 公司不断完善组织治理机构及保持经营管理透明性,每年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审,以此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的透明性。 4) 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在审计方面,公司委托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收支、经济效益以及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咨询等服务,该事务所具备外部审计的独立条件。具有相关专业的履职能力,与公司没有关联利益关系,确保了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负责外部审核的会计事务所均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公司的组织治理给予高度肯定。 5)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公司注重股东利益、员工利益、供应商利益、顾客利益和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股东利益:经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总资产贡献率等; 员工利益:凡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方案议案都必须经过讨论,实行收入分配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劳动法有关规定制订和履行劳动合同。 供应商利益:公司建立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供应商,确保公平、公正,保证付款及时性,保护供应商知识产权,提供订单保障、管理输出等支持,切实履行与供方签订的采购合同、技术合作协议中规定的权力和义务,保护供方权益,同时确保客户权益。 顾客利益:与优质类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设立顾客服务热线,受理顾客对营销服务和产品质量方面的投诉,保护顾客利益。 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在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的同时,公司积极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和降低能源消耗。 b) 开展监督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保持领导体系的高效性 1)对高层领导的绩效评价 公司高层领导在公司内建立分管领导目标考核体系、各部门关键指标考核体系来确保公司年度指标的完成,公司每年组织一次管理体系评审会。过评审来评价组织的成就、竞争绩效以及长短期目标的进展和评价组织的应变能力;评审质量目标及目标的实现结果;确定并落实改进的要求,并识别创新的机会;评价高层领导的管理业绩,改进高层领导及领导体系的有效性。 高层领导定期对公司的绩效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了解企业长、短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并与竞争者及标杆企业进行对比,找出企业的优势及不足,保证各项绩效指标不断提升。 2)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高层领导及领导体系的效率 公司采用360度评价方法,对高层领导的绩效进行全方位评价,同时识别和落实改进机会、提高其有效性。公司将顾客及供方的对公司的满意度评价等结果输入对公司领导层的绩效评审,从两个横向角度评价公司领导层在保障顾客及供方利益方面工作绩效。根据评价结果,由总经理负责安排和监督领导层采取应对措施,改进领导体系的有效性。 4.1.4.1提要 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保护员工利益的同时,积极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诚信对待供方、客户,积极从事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等公益事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信信用的原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处处体现亘古“回报员工、奉献社会”的理念。 4.1.4.2公共责任 公司谋求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取得合理利润与经济效益之下,积极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通过对公司在企业运营中可能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风险识别,并严格遵守各种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采取各种有效的治理措施,使之达到法律法规要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公司针对各个环节对社会带来的潜在影响,建立完善了工艺纪律、工艺规程、安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环境预防治理等系列制度和系统的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关考核标准,对工艺纪律、生产过程、安全生产、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等定期进行对生产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处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公司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防火防爆管理等突发事故制定了应急预案,每年定期组织有效演练,做到制度到位、人员到位、组织到位。 公司通过对顾客及相关方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政府访谈及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深入研究得出目前公众关注的主要是环保、节能、节水、节电、节地。其中环保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公众隐患、产生原因及措施见表4.1.4-1。 表4.1.4-1 公众隐患产生原因及措施
针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影响,公司依据GB/T19001、GB/T24001、GB/T45001标准运行各项工作,建立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管理手册、相应的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完善各项管理记录。近几年来,公司各种排放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连年未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公司承诺的社会责任得到了体现,社会和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公司的各项运营得到了稳定发展。(见图表4.1.4-2) 表4.1.4-2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关键过程及指标
4.1.4.3道德行为 公司一直致力于诚信经营,履行社会义务,善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公司在多年运营中,倡导“真诚品质,服务人心”的理念,注重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恪守经营道德。基本道德规范具体细化详见于《公司员工手册》中。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生产过程执行零缺陷管理,树立社会公德良好形象。履行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诚信承诺,利用业务恳谈会、定货会、新产品发布会,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提高企业信誉度,实现双赢目的。 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及国家有关工资政策,员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从不拖欠。各项劳动保险均足额缴纳。实现以人为本的劳动用工制度,让每位员工都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工作权及参加各种社会组织的权利。严禁使用童工,禁止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在人员使用上,推行竞争上岗、阳光招聘的用工形式。 公司高层领导非常重视道德建设,强调诚信经营,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积极承担对产品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推行《经营道德规范》等行为准则,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4.1.4.4公益支持 公司高层高度重视公益活动,并且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在公司战略规划上,做出专门规划和转向资金进行系统的公益活动,明确了工会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在公益支持上的相关职责,把公益纳入年度预算,年底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公司领导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在公司领导的推动下公司参与扶贫、结对子、慈善、赈灾等方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2战略 4.2.1总则 公司秉承“以今天的远见卓识开创明天的发展空间”的发展观,以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为方向,建立科学的传略管理体系,通过细致的战略分析与制定,严密的战略规划、部署、执行、监控措施,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和战略调整,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战略管理机制,明确了战略管理的部门、职责、流程,形成一个良性的战略管理循环,为经营管理的有序运营提供了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指导纲领。公司的战略管理流程如下: 图4.2.1-1公司战略管理流程图 4.2.2战略制定 公司的战略制定过程主要包括内外部关键信息收集、战略分析、战略方向确定、战略目标制定等。战略制定过程中,高层领导积极参与,采用多种分析工具,多层次沟通、论证,并注意吸收专业人员的意见,确保战略制定的质量。 4.2.2.1战略制定过程 4.2.2.1.1制定并展开战略规划 1)战略制定流程(见下图4.2.2-1) 图4.2.2-1 战略制定基本流程 战略展开与规划区间 公司战略展开与规划区间对应的战略规划并滚动分解为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既定的规划和战略目标,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思路展开部门二级规划,二级规划进一步分解为部门的年度经营计划。连续的、一贯的、动态的战略规划可以固化已取得的战略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推向更大的成功。 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战略有效实施。以战略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确保资源优先配置到关键战略领域,保证战略的实施。 人力资源 制定了人力资源规划开展人才储备、人员结构调整、人员素质提升、薪酬管理等工作,重点建设技术研发团队,满足战略实施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行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支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团队;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竞争上岗、薪酬与贡献挂钩的人员聘任和激励机制。 财务资源 通过科学严谨的资金需求预算,制定了详细的投融资计划,以战略为导向的财务资源配置方案使有限的财务资源优先配置在主要的战略领域。资金筹集途径主要有股市融资、银行贷款、政府支持、战略合作伙伴的参股资金、企业自有资金等。 技术资源 以技术发展规划为指导围绕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进行资源配置。战略实施中需要的技术资源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消化吸收为辅。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力度和新型环保的产品开发步伐,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增加科研投资。 公司建立科学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在体系中融合了社会责任绩效,涵盖了所有的关键战略部署领域和相关方。建立了“岗位-部门-公司”组织层次和“月度-季度-年度”时间层次的战略绩效测量系统,形成了上下贯通、长短结合的绩效监测体系对战略实施的进展情况及效果进行监测。 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实际情况,将长期战略规划确定为十年,中期规划为五年,短期规划计划为一年。为保证战略与宏观环境、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战略每5年修订一次。同时为保持对市场竞争的快速敏捷反应,随时对短期战略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 公司战略的制定过程分为:准备阶段、编制阶段和修改论证阶段 4.2.2.1.2科学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保证高质量的战略信息输入 1)信息的收集 表4.2.2-1 关键信息收集一览表
2)关键信息的分析 根据公司使命和愿景,在评估短期战略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并进行战略组合与选择。根据SWOT分析的报告,结合公司长短期发展方向,战略制定人员按照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初步设定公司总体战略目标,提交战略策划项目组进行论证,然后再进行公司领导的评审、完善、进行公布。 表4.2.2-2SWOT矩阵分析
表4.2.2-3 SWOT主要战略选择
4.2.2.2战略和战略目标 4.2.2.2.1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对应的时间和关键量化指标 公司按照企业发展的进程制定长短期“五年”规划蓝图,并层层分解到各年度及各月。同时,加大考核监督,实行岗位工资与绩效考核工资并举的薪酬机制,奖优罚劣,严格兑现,确保各项目标计划的顺利实现。 表4.2.2-4公司发展战略
表4.2.2-5 公司战略目标
公司通过SWOT分析,运用平衡计分卡工具,执行战略绩效管理,对长短期的关键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并明确长短期发展战略关键量化指标的目标值,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可操作性并有效,具体关键战略目标见表4.2.2-5。 表4.2.2-6 公司关键指标未来5年预测目标
4.2.2.2.2发挥战略优势应对挑战,均衡考虑相关方需求 公司在战略目标制定时,充分考虑机会、挑战,结合竞争对手、标杆绩效目标,制定了把握机会措施及应对挑战措施。(见表4.2.2-6) 表4.2.2-6 经济形势变化分析表
4.2.3.1提要 在总的战略的指导下,公司制定了年度推进计划,以及各个子支撑性战略,通过资源匹配计划,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为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撑。为保证战略执行的科学性、有效性,公司制定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战略监控计划。 4.2.3.2实施计划的制定与部署 4.2.3.2.1制定和部署实现战略目标的计划并对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进行调整 公司对五年战略总体规划进行了年度目标分解,并通过年度工作计划目标进行部署与考核。 公司坚持“动态适应、局部调整”的原则,每年召集经营班子、业务单元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战略分析会议,对公司经营业绩进行总结、评估和分析,对战略目标、年度工作重点实践执行存在偏差的进行局部微调,从而推动战略的实施。 公司进行战略的描述、沟通和部署,以便有效地实施战略。按照战略部署管理流程(见图4.2.3-1),将公司战略展开为与规划区间对应的战略规划并滚动分解为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既定的规划和战略目标,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思路展开部门二级规划,二级规划进一步分解为部门的年度经营计划。连续的、一贯的、动态的战略规划可以固化已取得的战略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推向更大的成功。 图4.2.3-1战略部署管理流程图 4.2.3.2.2组织的主要长短期实施计划及其反映的关键变化 根据公司的发展使命和愿景,在未来战略的基础上,公司科学地制定了涵盖人力资源、市场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撑性战略,支撑公司长、短期战略的实施。 公司一方面人才引进主要从大中专院校招聘有潜力的应届毕业生加入,另一方面,通过从同行业引进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结合公司的发展需要,从企业文化、专业知识、市场行情、管理能力等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培训与开发,并为各类人员设立阶段性成长目标,帮助其快速成长。骨干队伍的梯队建设及专业化能力待提升。未来几年,公司将着力于提升骨干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造就复合型人才。 未来五年,公司通过过硬的产品质量取信于客户,通过超过客户预期的产品和服务,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继续参加国内外行业展台会,同时通过赞助行业活动和在专业杂志刊登广告,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和美名度,提高公司的影响。 根据公司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公司不断完善公司财务管理体系,对内,严格控制并合理降低产品成本及管理成本。对外,在确保采购物料质量要求的基础上,采取一切措施与手段,严格控制并降低采购成本。以此确保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势必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顾客和市场以及经营方面产生影响。 4.2.3.2.3获取和配置资源 浙江广鸿新材料根据战略规划,从人力、财务等方面制定了2024-2026年资源配置计划。公司每年通过战略评估,改进资源配置计划,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定期对公司各种资源的使用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价,快速调整资源分配。 表4.2.3-1年度资源配置计划表
4.2.3.2.4监测实施计划进展情况 为监测战略规划实施,公司从财务、客户、运营、学习与发展等方面确定了影响企业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将其进一步分解为几项绩效考核指标,建立了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质量体系。公司以月度、年度考核的方式,通过量化的指标对绩效进行跟踪评价,从而评价战略实施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战略实施的偏差,采取改进措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司通过岗位说明书,在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测量任务,并通过每月召开例会,公布和评估测量的组织系统,保证了内部的协调沟通。公司的绩效测量指标体系覆盖了所有相关方,顾客满意度指标保证了客户利益,利润总额指标保证了股东利益,员工流失率及员工满意度指标可以使员工利益得以保证。 公司每年年终对战略进行年度适当调整。根据调整情况,每年年底开始编制下一年度经营计划。公司通过分析、研究运营过程中的关键绩效结果,对指标的适应性进行测评,并适时对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结构及目标性进行调整,并在经理办公会上颁布。 公司运用平衡计分卡,建立科学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在体系中融合了社会责任绩效,涵盖了所有的关键战略部署领域和相关方。建立了“岗位-部门-公司”组织层次和“月度-季度-年度”时间层次的战略绩效测量系统,形成了上下贯通、长短结合的绩效监测体系对战略实施的进展情况及效果进行监测。办公室是日常战略绩效监测的负责部门,负责对战略管理中绩效指标的及时性、有效性等进行监控和考核。为了加强对战略绩效的监测,通过对绩效指标的分解和增加测量频次,强化了测量系统,保证了战略执行和监测的协调一致性。 表4.2.3-2关键绩效测量指标(2023年)
4.2.3.3 绩效预测 1) 绩效预测结果及预测方法 公司定期、多渠道收集与公司核心业务有关的政策与发展数据,与行业标杆和竞争对手企业信息、公司关键绩效指标测量结果等信息。采用标杆分析、比较分析、专家预测等多种方法对公司未来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预测,并与公司以往绩效、主要竞争对手的绩效进行纵横向对比。基于难以获得竞争对手及标杆的绩效预测数据,公司根据其以往三年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得出其绩效预测数据进行对比。 表4.2.3-3绩效预测表
2)绩效预测与标杆和竞争对手比较 公司与竞争对手和标杆企业绩效预测对比,见表4.2.3-4。
3) 对比及改进 公司通过优质资源配置、战略执行体系、战略监控体系与绩效测量分析、改进系统的有机联动,确保实现所预测绩效。利用战略监控体系与绩效测量系统,识别战略实施结果与战略预测目标的偏差,辨析与竞争对手及标杆的绩效差距,通过战略分析会议研讨战略指标值或行动计划调整方案,动态保证战略前瞻性,实现以卓越战略引领优质经营,力争致力于以卓越服务为顾客提供完美品质、绝对安全的产品,成为社会公认的领袖企业。 4.3顾客与市场 浙江广鸿新材料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强调围绕顾客需求进行产品优势塑造、技术和营销的创新。公司数年来由小而大、由弱而强的进程,靠的是精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四位一体的管理思想,靠的是诚信、专业、共赢三大准则。通过这三大准则,加强了浙江广鸿新材料对客户的责任心凝聚力,保证了公司和顾客、供应商的共同利益。十来年,依托诚信、务实的经营理念,与供应商、员工以及其它相关方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市场结果和顾客满意结果。 4.3.2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4.3.2.1顾客和市场的细分 通过对产品、顾客和市场等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地区、渠道、规模、层次、关系等几个维度进行市场细分,从可把握性、可进入性和可盈利性等方面确定目标市场。
4.3.2.2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了解 4.3.2.2.1区分类型了解顾客 了解不同类型的顾客,需要制定不同的了解形式和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了解和掌握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减少公司对顾客需求信息的波动带来的影响,及时给经营、服务和过程管理及新业务开发提供指导。达到顾客的真正需求和期望。公司按顾客类别制定了不同的了解形式,详见图表4.3.2-2。 表4.3.2-2 对顾客的了解形式 (○ 对顾客了解的形式)
4.3.2.2.2顾客信息的应用 公司重视当前和以往顾客信息的应用,当前信息包括销售部收集的各种顾客信息、市场信息等。以往的信息包括顾客的投诉、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等。对获取的市场和顾客信息,公司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市场分析报告》、《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等报告,按规定传递到相关人员、部门,作为公司产品定位和过程改进的决策参考和依据。 4.3.2.2.3持续改进,确保市场信息收集的方法适合公司发展方向 公司设专人通过网络、市场调研等寻找新方法,市场信息收集方法进行对比、评审,不断改进原有方法,寻求和扩充更有效的方法。公司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不断改进收集顾客信息的方法以适应多元化的顾客需求。为确保公司市场信息收集方法适合公司发展需要,公司每年的年度工作会都对其进行评审,根据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公司在年度工作会上对市场信息获取方法进行评审,随着公司业务多元化的发展,顾客群也将随之变化,由高层定期拜访顾客不能兼顾到新顾客群市场信息的了解,因此公司及时制定了由销售部运用各种收集方式,每日紧盯拟建市场的信息变化,更全面的了解市场信息。公司不断改进收集顾客信息的方法以适应多元化的顾客需求,紧盯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4.3.3.1顾客关系的建立 4.3.3.1.1顾客关系的建立 “顾客至上”是我们的生存理念,为顾客创造价值、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公司通过多种途径、渠道和方法,与不同的顾客群体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并及时与顾客沟通,听取顾客反馈,维护顾客关系,销售部负责建立、维护顾客关系,为顾客提供快捷完善的服务,并采取适用的方法调查和测量顾客满意度,采取措施,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拓展重要顾客,留住一般顾客,关注、开发潜在顾客。 4.3.3.1.2与顾客接触的主要渠道 区分不同的顾客采用不同的接触渠道、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对顾客的电话,信息查询、互联网等信息由技术服务人员登记整理。公司的电话、网站、办公地址等清晰、详细的以多种方式告知顾客。公司建立了多种接触方式,顾客信息查询、交易、投诉方式详见图表4.3.3-1。 表4.3.3-1 顾客信息查询、交易、投诉方式
公司根据顾客的类别,提出了不同的沟通接触方式,详见表4.3.3-2。 表4.3.3-2 顾客与公司接触的方式
4.3.3.1.3顾客投诉处理 公司始终将处理顾客投诉做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 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规范投诉管理,确保顾客反映的每一条意见、建议都能得到快速调查,确保意见或投诉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公司销售部制定了《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编制投诉处理流程,流程详见图4.3.3-1。 图4.3.3-1 投诉处理工作流程 销售部负责受理和处理客户投诉,记录投诉事项,建立受理台账;重大投诉上报高层领导,24小时内回复,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处理,处理问题态度要积极诚恳,服务周到,最后将处理结果反馈客户。 2)“顾客至上”的理念传达到公司每一位员工,教育每一位员工端正服务态度,绝不允许与顾客发生矛盾。因公司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无条件的给予及时修复;因顾客原因发生的质量问题,也要为顾客着想,和顾客协商把问题处理好;给顾客造成损失的,要敢于担当,给予赔偿损失;顾客投诉处理后请顾客及时对投诉处理结果给予书面确认,不能提供书面确认的,列入年度投诉处理满意度调查样本。及时询问顾客对问题解决情况的满意度,未达到满意标准的,根据客户分类及时做出相关解决办法。尽可能的做到让顾客满意,最大限度地减少顾客不满和业务流失。 3)整合投诉信息用于改进 销售部对顾客投诉信息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对共性问题、较重大问题在例会上提出,由相关部门制定解决方案,避免再次发生,涉及合作伙伴的帮助其改正错误,共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服务体系。 4.3.3.1.4持续改进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以适合组织发展方向及业务需要 公司以战略发展方向为导向,定期对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进行评审,不断改进、扩充原有方法,探索创新更有效的方法,以适应业务需求。公司定期评价的机制有: (1)每年年初,召开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对年度的经营环境、经营目标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经营目标实施的顾客关系建立方法提出改进要求。 (2)每半年,公司都会对经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共同商讨研究下半年市场,同时对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进行评估,并组织改进。 (3)每月,公司汇总分析月度市场经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并组织落实。 (4)当经营工作出现异常情况时,还不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组织实施。 在顾客关系方法的改进方面,公司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以下改进方法: 1)提供附加服务、超值服务 如:给顾客提供各类咨询服务,替顾客代办立项、审批等手续等。 2)接触方式的改进 如:对重要顾客增加拜访,邀请来公司参观考察,对长期顾客增加回访次数,组织双方部门联谊活动加强沟通协作。 4.3.3.2顾客满意度的测量 公司通过测量顾客满意度指数了解服务质量的现状,分析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因素,掌握顾客目前的需求和未来的期望。通过测评顾客的忠诚度,了解公司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自我不足,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以更好的赢得顾客。 4.3.3.2.1顾客满意和忠诚的测量 顾客满意和忠诚的测量是以顾客有关的信息为基础的,公司收集这方面信息的途径有:顾客抱怨、与顾客的直接沟通、问卷调查结果等。公司针对顾客满意度要求制定满意度调查流程,按顾客类别设计不同的问卷调查。每年由销售部进行一次顾客满意调查,通过对客户的调查,分析出自身优势,判定改进措施,跟踪直至改善。不断达到顾客满意,赢得信誉。公司针对不同的顾客类别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见表4.3.3-3。 表4.3.3-3 调查方法
公司在进行满意度调查的同时,向客户调查公司与竞争对手、标杆的优劣排行,从中找出自身的优势、弱势,以便更好的发挥长处、改进弱项。对客户不满意的项目,公司积极采取预防及纠正措施,改正错误,改善弱项,尽可能的达到客户满意。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呈报总经理,作为决策参考,并公告所有职能部门,以此作为经营服务持续改善的依据。将顾客满意的信息用于改进,销售部按质量、进度、费用分类调查,分类汇总,传递到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通过月会、季度总结,半年度会议、质量安全会议,生产会议,形成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对满意度测量方法进行修改。公司在顾客满意度测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顾客忠诚度的测量,更好的了解公司现有的市场占有情况和质量。公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指标,通过忠诚度调查问卷设计及衡量指标的原始数据收集,对长期合作的重要顾客进行忠诚度测量。在每年年末对每个重要顾客进行纵向比较,对忠诚度下降的顾客,从公司自身找寻原因追求改进。 4.3.3.2.2建立服务质量跟踪体系 建立服务质量跟踪体系,设计回访记录表,维修记录表,对顾客进行定期回访,接受投诉并限时维修,达到顾客满意。 公司通过多种沟通途径对客户进行项目、服务质量跟踪,并分析比较各渠道信息的相关一致性,以确保获得的信息准确有效。 公司为确保顾客的诉求信息有效利用,每半年对顾客的投诉信息、满意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公司内网发布,使公司各部门及时了解产品及服务跟踪的动态变化;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典型、重、特大生产质量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单位,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并通过质量体系专项审核,实现系统性改进。对顾客提出的超越标准的期望,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对可行性项目设立专门QC小组进行实践研究,不断改进与创新以满足顾客需求并超越其期望。 4.3.3.2.3竞争对手和标杆企业顾客满意度信息获取 对于竞争对手、同行业标杆企业的有关情况和数据,主要是通过各种上市公司报表、网站信息、专业报刊杂志、行业协会以及通过其它途径来获取,同时公司有专门人员负责对有关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使用,来寻找差距,并制定相庆对策、措施来提升公司自己的满意度。同时视竞争对手和标杆企业为学习榜样,与之交流学习。向与公司合作方、管理方的单位了解其信息。分析获取其精髓信息,找出对手和标杆企业的优势,强化自身不足并改进。竞争对手及标杆企业满意信息获取和应用详见图表4.3.3-4。 表4.3.3-4 竞争对手及标杆企业满意信息获取和应用
4.3.3.2.4测量方法的持续改进 公司根据各阶段不同的发展规划与战略不定期评价测量顾客满意的方法,并对方法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改进。公司通过满意度改进与企业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的匹配分析,以确保测量顾客满意的方法适合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公司不断改进提高满意度调查,以适应公司战略规划、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公司不断改进提高满意度调查,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的变化见图表4.3.3-5。 表4.3.3-5 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的变化
公司通过每年的顾客满意度测量体系评价,有效、充分的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确保公司顺利地实施战略调整,为经营决策服务。 公司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公司的长短期发展方向。为确保公司战略规划和目标的实现,公司根据所确定的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公司紧密围绕战略规划,配置和管理人力、财务、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相关方等资源,为公司运营过程的高效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4.4.2人力资源 对职位设置与管理,公司坚持科学的“以事定岗,以岗定人”的原则,实行动态职务分析与动态定员法,灵活调整职位设置与人员配置。目前已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明确了各层次的职能、职责、任职资格、工作权限划分及组织关系,促进组织的授权。 图4.4.2-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4.2.1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4.2.1.1工作和职位的组织、管理 公司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合理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纵向沟通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在横向,公司设立了责任链机制即每个岗位要承担本职工作100%的责任,又要承担上游岗位工作30%的责任,岗位责任环环相扣,促进上下工序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最大限度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4.4.2.1.2.确定员工类型和数量需求 公司用人部门提出需求计划,办公室根据人力资源规划以及研究评估岗位空缺情况之后经过审批,与用人部门沟通起草招聘要求。对于不同的招聘对象,公司采取不同的招聘渠道,尽最大可能的招募到符合企业发展、具备企业要求能力的人才。 表4.4.2-1公司员工构成
4.4.2.1.3多渠道沟通,合理采纳员工建议 公司强调领导、员工、合作伙伴之间的双向沟通,建立具有浙江广鸿新材料特色的多种沟通方式,积极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制订了《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对被采纳的意见或建议,给予奖励。 ① 公司领导巡视制:对各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巡视,认真听取各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及建议,经班子评审后,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② 绩效面谈:上级对下级下达工作任务时,通过与员工面谈,听取员工的合理建议,共同制订下级的绩效目标、任务与计划。实施过程中,上级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工作进度,听取下属意见,提供支持;工作结束,对绩效验收,与下属面谈沟通,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和方向。 除此外,公司还有很多其它听取和采纳员工建议的渠道,见表 4.4.2-2。 表4.4.2-2听取和采纳员工、顾客意见和建议渠道
(3)沟通与知识、技能共享形式 公司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沟通与知识技能共享平台,见表4.4.2-3。 表4.4.2-3沟通与知识、技能共享一览表
4.4.2.2员工绩效管理 公司绩效管理系统包括绩效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绩效管理模型见图4.4.2-3。 图4.4.2-3 公司绩效管理模型 (1) 建立以KPI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估体系。 ① 依据公司战略与单位责任,制订各单位的KPI指标 办公室组织制定和分解公司级的KPI指标,并分解为部门的KPI指标;部门KPI指标通过月度计划任务分解方式落实到人,形成员工KPI指标。员工绩效的完成直接支持了部门及公司绩效目标的实现。 ② 按管理层次,制订高层职员目标责任制、中层动态量化考评办法、员工绩效考评规定,用于各层次KPI指标评价并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责任人,以便于绩效的改进。 为确保公司绩效目标的实现,公司制订了生产、质量、安全等过程考核办法,监控公司绩效目标实现过程各因素,体现过程管理与目标成效并重的绩效考评原则。 (2)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激励体系 ① 确立以岗位工资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模式。公司对定额人员实行工时工资、对非定额人员及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分配,年度的个人工作评价结果将作为工资发放考核的依据。 ②制订基于绩效的工资晋升(调整)制度。公司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提升业绩优秀人员岗位工资。 ③ 制订基于能力的分类的激励措施。公司制订了全方位的激励措施,充分地激励和调动公司各类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4.2.3员工的学习和发展 “为每一个岗位的发展提供机会,为每一个阶层的攀登创造条件”的育人方针和“尊重、爱护、发挥、发展”用人方针是浙江广鸿新材料人本理念的主要内容,是公司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的依据。 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培训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价四个环节有效实施,并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的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创造平台,保障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满足人力资源规划需求,公司充分考虑绩效测量、绩效改进和技术变化的主要需求,并平衡长短期目标与员工发展、培训与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确定经营、技能、素养、学历四个模块的培训需求。 根据培训需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分别由各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在实施各项培训计划时,针对各项制约因素,预测培训效果,提出监控措施,确保培训效果。 4.4.2.3.1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各层次、类别培训 ①实行培训目标风险管理 公司建立了各层次的培训职教工作小组,实行部门培训目标风险责任制、员工技能期量目标升级制及培训师、培训员聘任制,促进了学员、教师、组织者三方通力合作,有效实施培训。 ②针对性开展各层次、类别培训 公司根据教育培训计划,以增强追求卓越意识、提高技能、实现顾客满意为核心,按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销售服务人员四个类别,开展经营培训、技能培训、素养培训、学历培训四个模块教育培训。 技能培训是重要的岗位能力提升培训,公司通过明确培训的目标--给压力和完成目标后的有效激励--给动力,使员工努力确立与实现工作和职业发展相关的技能提升目标。 公司建立了一套以国家、行业、地方专业技术等级、上岗标准为准则,适应浙江广鸿新材料发展战略目标的标准体系,并结合实际探索总结出具有浙江广鸿新材料特色的技能培训系统和方式。(见表4.4.2-4) 表4.4.2-4 培训系统
(2)培训效果评价 公司分两个阶段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第一阶段,培训结束后,单位对员工学习的评价和员工对老师培训满意度的评价,第二阶段,从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2个层面对4个模块的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如对生产一次通过率、利润、团队合作、职业晋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3)培训改进 办公室组织召开公司级年度培训研讨会,结合员工、公司绩效以及培训满意度与各种培训效果,对教育培训方法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实施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4.4.2.3.2员工的职业发展 公司遵循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育人方针,建立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顺畅的发展空间。 (1)推拉结合,发挥员工潜能和主动性。 推:公司建立员工竞争上岗和退出机制,给员工绩效和能力提升加压,不进则退。如绩效和能力达不到要求的,采取调换岗位,转岗培训或取消技能工资等措施,促使员工不断学习,主动发挥。 拉:公司建立了以员工评价体系为基础的全方位的薪酬激励体系 明确岗位职责,充分授权,引导员工自主地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2)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养制度,提供员工学习与发展空间 公司建立多渠道、分层次的人才培养制度,为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创造机会,具体见图4.4.2-7。 图4.4.2-7 职业发展通道 (3)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平台 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与员工职业价值双赢,公司制订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行动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4.4.2.4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 公司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4.4.2.4.1员工权益 (1) 依法管理、创建舒适的工作环境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的《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劳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过了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有效运行,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条件。 公司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责任制,并制订了相关制度,帮助组织与员工识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群策群防,确保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预防为主,制订各种应急预案 公司识别、评价的潜在隐患事故和紧急情况是: 仓库、机房等火灾 压力容器、锅炉等爆炸 电器触电 机械、车辆、起重等伤害 其他伤害 通过制订各种应急预案,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每年不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习,并作演习效果评估,对演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组织的应急能力及员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 表4.4.2-5 应急预案
(3)关爱员工,对不同层次的需求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支持 公司以人为本,根据不同需求制订各种保障措施,提供个性化支持。 表4.4.2-6 员工个性化需求、保障或改进措施
(4)整合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创造参与平台 公司营造员工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机制,并基于卓越模式,把合理化建议、5S活动整合为卓越班组活动,为员工的质量管理活动提供平台,并通过对活动成果评定、认可和激励,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表4.4.2-7 卓越班组活动资源支持情况
4.4.2.5.2员工满意程度 (1)影响员工权益、满意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公司通过总经理班子巡视、绩效面谈和听取和采纳员工建议的渠道,通过分析、评估,识别确定影响员工权益、满意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表4.4.2-8 影响员工权益、满意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3)采用先进的方法,实施员工的满意度调查 公司领导非常关注员工的意见,每年开展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及时收集、了解员工的意见,并作出积极反应。 图4.4.2-9 员工满意度调查流程 公司建立了“员工满意度改进的管理方案”,利用计算机数据自动集成系统,建立科学的员工满意度评价模型,对培训、薪酬、福利、培训、职业发展等影响职工权益、满意度的关健因素进行评价,并通过系统统计分析,对员工满意度进行量化评分,形成公司年度满意调查报告。由办公室跟踪检查,维护员工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工作积极性。 公司积极有效地培育和配置财务资源,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协调化,有力支撑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财务资源管理见图4.4.3-1。 图4.4.3-1财务资源管理体系 (1)全面财务预算,确定资金需求 公司根据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公司财务部以销售预算为起点编制短期的现金收支预算和长期的资本性支出预算等全面财务预算,确定资本性支出及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的需求。 (2)采用多种筹资方式,保证资金供给 根据公司战略,针对不同时期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微观环境,制定相适应的财务融资战略,灵活选择多种不同的融资方式成功确保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供给。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目标需要,确定资金的需求量和流动方向,在确立资金需求基础上,结合现有资金状况,充分利用公司优良资信度和自身资金积累优势,以商业信用和留存收益作为筹资主要手段,明确融资方案。通过加强销售款的回笼速度、及时与战略合作银行签订信贷额度,保证资金的供给。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根据年度的资金使用计划制订月度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紧密连接日常管理,分析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结合各种因素的影响,及时调整、修订计划,更好地指导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在资金使用过程,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地进行系统性的监控和管理,提高资金周转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实行降应收账款提成激励机制,加快货款的回笼管理。 (4)资金使用效能评估 运用“杜邦财务分析法”,与同行业对比,评估资金效能。跟踪检查月度资金使用计划的执行情况,有效控制资金使用。绩效见“4.7经营结果”章节。 a)配置技术先进适用的基础设施,充分满足过程管理的要求 公司充分考虑中长期战略目标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根据工艺技术、质量、产能提升和环境改善等要求,有效配置技术先进、高效的设备设施。 b)高效的维护保养、维修体系,确保设施完好、可靠 公司对设备设施进行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见表4.4.4-1),制定了《设备控制程序》等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和标准性技术文件,对基础设施使用过程的完好率、可靠性、安全性、职业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预防与控制。 表4.4.4-1 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
c)加强技改,确保装备技术水平先进、适用、高效 公司根据中长期战略和年度方针目标,设备更新改造主要考虑公司先进制造技术需要、经营规模、生产特点、产能等因素。公司建立由技术、生产、安全、环保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通过对设备有效利用时间、维修成本、加工质量等过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设备性能不能满足的设备设施进行评审和可行性论证,制订年度更新改造计划。 d)有效预测和处置因基础设施引起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公司十分重视员工的健康安全和工作环境,贯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并根据公司生产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管理程序,对设施使用可能引起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4.4.5信息资源 4.4.5.1数据和信息获取 (1)信息源识别和开发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需要,把信息源划分为:市场、员工、供应商、合作方,并按照各类信息与战略发展的关联程度,为建立信息系统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信息源开发 公司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结合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设施的情况,持续开发与公司发展相关的信息源,并根据已识别出信息源的优先级,制订信息源优先开发计划。同时,十分重视对目标市场所属地区及国家的政策、法规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对国内外同类企业发展策略、研发趋势、市场策略等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表4.4.5-1 信息源的识别和开发矩阵
4.4.5.2完善信息化设施 为了支持高效的业务运营与公司宏大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公司信息化建设着眼于高起点和长远性,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为原则,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 4.4.5.3知识管理 表4.4.4-1 知识的分类收集与管理
4.4.6 技术资源 4.4.6.1建立卓有成效的技术评估体系,为制定战略提供依据 公司建立了产品和技术信息收集分析体系,负责收集国际国内同行业科技信息,运用SWOT分析方法,评估公司现有技术水平及未来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差距,调整和完善技术发展战略。 4.4.6.2以国际先进技术为目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技术标准,广泛地开展产学研等技术交流与合作,收集了当前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支持公司产品和技术开发。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技术研发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先进技术的运用、消化和吸收,并逐步在产品开发过程推广运用,为公司取得良好的业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4.4.6.3制定清晰的技术开发目标,增强技术领先和适用水平 公司依据产品战略和技术发展观,充分利用科技信息,运用SWOT法进行综合分析,每半年提交技术开发项目建议,通过技术委员会的论证,制订公司的技术开发目标和计划。 公司特别注重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满足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1)加强战略合作,构建双赢机制 公司与全体供应商结成联盟,密切了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供应商业绩和所供产品的重要度,把供应商分核心供应商、主要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和临时供应商4个级别,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主要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在资金、技术、管理上对供应商给予积极扶持和帮助,确保供应商持续发展。 (2)加强互动沟通,提高协同效率 公司通过高层互访和各种分析会、研讨会等形式,实现了与各供应商发展策略、企业文化,到业务信息的有效沟通。 4.5过程管理 公司根据战略目标,组织相关部门,聘请行业专家,识别出价值创造过程、关键支持过程及过程要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基于为顾客、员工、股东、供方乃至社会创造价值的理念,梳理产品和服务实现的所有过程。 4.5.1总则 公司运用过程方法,设计简洁、科学的流程。配置优质资源,保证过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对过程需求识别、确认、设计、控制、测量分析以及改进等活动,不断提高过程效率,为顾客和相关方创造价值,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始于顾客,终于顾客,确立了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构筑了“科学规范、反应敏捷、实施高效、改进创新”的过程管理体系,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见图4.5.1-1过程管理框架图。 图4.5.1-1过程管理框架图 4.5.2.1价值创造过程的识别 1)价值创造过程的识别 公司运用SWOT法对国内市场和标杆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价值贡献和战略的重要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最终确定了四个主要价值创造过程:产品研发与设计过程、采购过程、产品制造过程、市场营销服务过程。 表4.5.2-1相关方需求识别结果一览表
4.5.2.2价值创造过程要求的确定 根据公司战略和相关方要求,公司充分收集行业、竞争对手、标杆的相关信息,整理分析,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各业务领域目标客户的价值主张,确定各关键价值创造过程的要求,为过程设计提供依据。(详见表4.5.2-2) 表4.5.2-2 价值创造过程主要要求识别(含主要绩效测量方法和指标)
4.5.2.3价值创造过程的设计 4.5.2.3.1主要价值创造过程的设计 为满足过程的主要要求,达到公司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评审、经营管理会议,利用FMEA等方法,进行过程的设计和逐层分解,适时评估、改进过程设计。 各个主要关键工作过程的设计如下: 产品研发与设计过程 依据产品研发过程所识别的要求,主动更新;循环完善,反复验证进行产品研发过程的设计。运用项目管理原理分析法对产品研发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按BPM(流程管理)、PM(项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方法,结合行业特点,对研发过程进行设计。并采用大量的先进技术,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的销售能力,研发流程详见图4.5.2-1。 图4.5.2-1产品研发与设计过程设计流程 2)采购过程的设计 根据相关方对可续发展、长期合作的需求以及降低采购成本的要求,为实现采购品的质量合格率、供货周期等绩效指标,通过供方质量控制系统、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和检验和试验质量控制系统给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从原辅材料验收过程和供应商管理过程两方面对采购过程进行设计。以核心供应商管理体系为纽带,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运用对供应商的评价激励手段,促进供应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通过对供应商开发建设,引进优质供应商资源,提高现有供应商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详见图4.5.2-2。 图4.5.2-2采购过程设计流程 3)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 依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产品制造过程的主要要求,并根据现有的生产条件、国内外的先进水平、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公司高质、高效、低成本的制造理念来设计产品制造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主要围绕生产组织、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三条主线来设计。 公司的产品制造过程广泛应用快速反应、工艺复杂的生产线,实施刚柔结合的制造工艺技术,并把生产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等融合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优化工艺提高制造的一致性水平;从而满足相关方对交付时间、品质稳定、成本降低的需求。 基础设施:高能效比生产线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及配套设备:无纺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等,所使用的生产、检验设备均达到行业一流水准。 在工艺方面,通过专业人员分析确定关键工序、关键岗位和工序质量控制点,并通过生产能力评估对每条流水线所具备的生产能力和条件(包括生产人员、检验人员、必须的设备、工装、试生产运行等)进行评审,进行生产工艺流程评估、确定生产工序流程中的关键工序、关键岗位及操作资格要求以及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评估后形成相关信息和制度;只有获得生产资格的,方能进行生产。 4)市场营销服务过程的设计 根据过程的要求和旨在超越顾客的期望,实现顾客价值和公司赢利与发展的要求,建设和完善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网络,从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开始,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开发、配套开发、建立业务关系、顾客服务与顾客管理等活动,并通过信息的传递、反馈,进行市场营销服务过程的设计。(详见图4.5.2-3) 图4.5.2-3 市场营销服务流程 公司设立专门部门(生技部与销售部)负责,拉近技术和市场的距离,大大增强了对顾客和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了产品配套的效率,成为行业内包括竞争对手学习和模仿的标杆。 4.5.2.4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与改进 4.5.2.4.1主要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 为了价值创造过程的运行结果达到公司战略体系的设定要求,公司通过技术开发的计划与条件不断完善、制造控制的软硬件条件不断完善、经营服务策略的不断完善来趋向于无尽完善,采用“政策导向,目标驱动”的管理方式,公司实施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实现的策划控制程序》等多个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的制度和文件记录;《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等多个制造过程的管理制度;《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等市场销售服务过程的管理制度,来对主要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实施和控制。同时,引进各种不同类型的测量工具和统计分析方法,为过程改进提供信息支持。主要价值创造过程过程和子过程,还有过程绩效指标和考核详见条款4.5.2.2。 4.5.2.4.2 价值创造过程的改进 公司对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通过分级管理(部门分级、问题分类)、定期诊断(自我诊断、联合诊断)、责任汇报制度等方法对产品研发与设计过程、采购过程、产品制造过程、市场营销服务过程四大创造价值过程进行评价。并通过流程优化、改变管理方式、工艺优化等加以改进。实行归零机制(问题闭环,成果标准化、文件化并共享),以减少过程波动和变差,使得价值创造过程与经营需求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如研发设计管理过程,在2023~2024年,公司针对整个过程中关键子过程“产品设计评审流程”进行了4次改进,由最初的只针对开发设计评审点、评审内容进行要求,提升到对产品的评审级别、评审程序以及方法都重新进行规范,使得产品从方案设计到产品确认各阶段的评审活动规范,对产品在批量生产前进行完整、全面的审查,提高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 表4.5.2-1 研发设计过程改进列表
公司和各部门均建立了知识管理制度;建立了包括收集识别—整理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评价在内的整个知识流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流程,把改进的过程、经验教训及成果形成文件汇入各级知识库,形成知识经验的分享。 根据公司价值创造过程要求,综合顾客、相关方要求及公司的战略规划,并考虑生产运作的特点,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环保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能源动力管理、法律服务、公共关系和其他行政服务等支持过程,同时依据过程方法和管理系统方法,对各过程按PDCA模型进行策划和管理。 4.5.3.1 支持过程的识别与要求 根据为价值创造过程起支持作用的重要程度,识别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为关键支持过程,运用关键绩效指标的原理,从如何能够为产品质量、整体成本、运行周期、交付的准时性、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提供支持,收集过程信息,通过公司管理会议评审,确定关键支持过程的要求,并量化为具体的测量指标,详见表4.5.3-1。 表4.5.3-1关键支持过程的主要要求(含主要绩效测量方法和指标)
4.5.3.2支持过程的设计 根据已识别出的要求,在采用领先适用的新技术和利用有效信息的同时,对各支持管理过程从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及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策划,形成支持过程管理模型;并收集过程信息,通过管理评审、经营管理会议评估和改进过程设计。 各主要支持过程的设计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设计 人力资源部对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培训学习、考核激励、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形成人力资源管理模型,详见图4.5.3-1。 图4.5.3-1人力资源管理设计流程 (2)财务管理过程的设计 财务部肩负公司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会计管理等财务管理职责,按照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从资金管理、会计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对财务管理过程进行了策划,形成了完善的财务管理管理框架,详见图4.5.3-2。 图4.5.3-2 财务管理设计流程 (3)设备管理过程的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司明确物流仓储科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设备的采购,生技部负责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各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的设备维护保养,遵循公司设备管理的“强零”工程理念,设计形成设备管理模型,详见图4.5.3-3。 图4.5.3-3 设备管理设计过程 (4)信息管理过程的设计 随着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办公室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按照“缩短时空,服务用户”的服务理念,构建高效、先进、可持续改进的信息管理平台. 4.5.3.3 支持过程的实施与改进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与改进,见图4.5.3-4和图4.5.3-5。 图4.5.3-4 实施与改进过程 图4.5.3-5 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 (2) 财务管理的实施与改进 财务部按财务管理过程的设计组织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编制完善《付款管理规定》等制度与流程规范,应用萨班斯法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确保满足设计的要求。公司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的特色: ①资金管理 ●应用科学系统方法,组织项目投资经济可行性评价,控制投资风险,保证投资项目的先进性、经济性,提高投资效能; ●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合理安排借贷资金,调整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实行基本账户余额动态平衡管理,减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提高资金的收益率; ●资金调度主抓销售货款回笼管理,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低贴现率票据贴现和保理业务等金融业务,确保生产经营、新品开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要。 ②会计管理: 利用即时监控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并由定期集成的财务数据进行审核结转处理,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更加严密。 ③成本管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价格管理体系,进行价格评审,同时推行招标采购,控制采购成本和风险,降低产品成本; ●把质量成本、设计成本也列入成本控制范围,开展成本费用的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推行全员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确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细分责任单元,渗透全员经营,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人人都是经营者,使成本费用全过程受控。 ④财务分析 应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等分析方法,开展各季度财务分析工作,评价经营结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评价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 ⑤过程评价和改进 基于财务管理的展开,确定财务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和测量方法,并经过绩效管理 平台分解至部门层面、操作层面。 根据测量结果评价过程有效性和效率,寻求改进机会,据此不断优化过程,并将改进成果按公司知识管理的机制实现共享。 ⑥成本最小化 通过财务分析会对整体成本进行了识别,主要包括:业务成本、融资成本、合同成本等,采取措施来实现成本最小化,如: ●合同评审,通过招标比价采购,控制了采购成本; ●合理使用财务金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3) 设备管理的实施与改进 生技部和各单位按设备管理过程的设计实施设备管理,编制《设备控制程序》等各级设备管理制度,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对设备的前期管理和使用维护实施全过程管理。(详见图4.5.3-6) 图4.5.3-6 设备管理“强零”系统工程展开 (4) 信息管理的实施与改进 办公室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按照“缩短时空,服务用户”的服务理念,构建高效、先进、可持续改进的信息管理平台,组织实施信息管理工作: ①信息管理的实施 ●构建各业务模块的业务规范、数据标准,重组规范业务流程操作。 ●利用软件的接口技术,开发系统集成程序,处理异构系统之间的业务信息传递。 ●通改造硬件网络系统,进行扩容、增速,保证信息流畅;建立存储备份系统,规范备份策略,确保信息安全。 ②过程评价与改进 基于信息管理的展开,确定信息管理的主要绩效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并经过绩效管理平台分解至部门层面、操作层面。 结合业务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利用系统的可配置功能改进业务执行效率、技术人员程序开发等方法实现流程改进,并将改进成果按公司知识管理的机制实现共享。 ③成本最小化 通过信息管理会议对整体成本进行了识别,主要包括:信息化(软、硬件)投资成本、信息系统使用和维护成本等,采取如下主要措施来实现成本最小化: ●严格评审信息化建设方案,控制投资成本; ●出台公司信息管理的各种制度、流程规定,避免资源浪费; ●建设专业维护队伍,降低信息系统 4.5.3.4 应急预案 公司贯彻落实“预防污染,健康安全;遵守法规,持续改进。”安全工作方针,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消防实战技能,制定有《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并定期组织实施应急演练。(详见图4.5.3-7) 图4.5.3-7 应急预案 4.6测量、分析与改进 4.6.1总则 公司建立了以关键绩效指标(KPI)为主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数据和信息的选择、收集和分析,对公司、部门和岗位的绩效分别进行测量和分析,为战略制定和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响应政策、顾客与市场、相关方等外界环境的变化。 公司建立健全信息和知识管理体系,营造持续改进、创新和学习的氛围。 4.6.2测量、分析和评价 4.6.2.1提要 公司按照《绩效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等制度,建立完善的绩效测量的分析系统。结合企业使命、愿景,以KPI为主线,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从产品和服务、顾客与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人力资源绩效、内部过程绩效、组织的治理与社会责任绩效等六个方面来确定绩效测量指标。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分析,按照PDCA改进模式,制定有效的改进或创新措施。配合各种管理系统有效实施,及时调整、改进各部门、各层次绩效指标,使公司得以持续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4.6.2.2 绩效测量 4.6.2.2.1选择、收集、整理数据和信息,监测日常运作及组织整体绩效 公司根据在战略规划过程中确定的公司层次和部门层次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以及测量频率来测量组织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比较,支持改进。个人绩效的测量主要是通过办公室根据岗位要求制定相应的指标和目标,每月进行测量和评价,年底汇总形成年度员工绩效考核结果。 公司的绩效测量是通过一套完整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的,包括设计、采购、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质量、财务等若干子系统,从运营、服务、质量、收入、成本、利润等方面,监测经营绩效,提高管理水平。 公司对经营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选择、整合,并对数据进行重组,进而实现多维分析、统计报表、即时查询、灵活报表等业务决策支持功能,产生对生产运营情况深层认识的分析报表,从而构造出基于数据库基础上的经营分析系统。经营分析系统主要涉及到对设计、生产、客户、营销等方面的数据,以便于各销售部门更好地了解生产能力及利用状况、客户需求和发展趋势,发现新的业务机会。公司在数据的选择、收集、整合数据和信息有系统、规范、严密的流程、方法和途径。见图4.6.2-1 图4.6.2-1 数据的选择、收集、整合 公司根据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测量、分析、整理各部门及所有层次、过程的绩效数据和信息,对公司整体运营情况进行有效监测。见表4.6.2-1和表4.6.2-2。 表4.6.2-1 公司绩效信息测量一览表
图4.6.2-2 组织绩效测量系统 4.6.2.2.2有效应用关键对比数据和信息,支持决策、改进和创新 公司建立了数据和信息对比管理体系,定期通报关键绩效数据,开展内部对比、竞争对比和标杆对比,为战略制定和日常决策、为改进和创新提供支持,见表4.6.2-2。 表4.6.2-2 标杆和竞争对手比较 通过比较找出差距,对差距进行分析,并同时检讨公司的绩效测量系统是否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以及是否适应各层次绩效评审、内外部审核所提出的改进需求。 4.6.2.2.3评价绩效测量系统,确保对组织内外部的快速变化保持敏感性 公司通过识别内、外部变化保持必要的敏感性,能够对快速或未预期到的组织内外部变化做出响应。公司定期对测量系统进行评审,必要时调整战略计划,避免内、外部变化影响到公司的未来发展。 外部变化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行业标准和环境变化、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竞争对手及竞争环境变化,内部变化包括供应链变化、体系流程变化、技术工艺变化、材料变革、各方/各级管理评审结果。绩效测量指标的评审过程见图4.6.2-3。 图4.6.2-3 绩效测量指标评审过程 另外,公司根据《绩效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持续监测整个测量系统,在需要时适当调整,这些调整主要是基于组织战略和行动计划的改变,新项目或服务的开展,或者意料之外的市场变化,比如公司引进新设备的管理,因而增加设备综合效率等指标的管理。 4.6.2.3 绩效分析和评价 4.6.2.3.1科学分析、评价组织绩效,合理评价 公司对绩效的分析与评价工作相当重视,主要评价方式通过管理评审、经营分析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分析方法支持战略计划和关键绩效指标的评审,对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和各过程关键测量绩效,公司采用经过整合、分析和总结的具有决策质量的信息来支持战略计划、组织绩效评审以及日常运营管理。并根据数据类型以及达到目的所需要分析的层次来选取分析工具。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以确保规划、目标和各绩效测量指标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见图4.6.2-4和表 4.6.3-3。 图4.6.3-4 绩效目标体系 表4.6.2-3 公司数据评价、分析表
4.6.2.3.2根据绩效结果,确定改进优先次序,并与各部门达到协调一致 公司日常绩效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各部门每半年形成绩效分析报告,在进行绩效分析的同时,结合部门所筹集的内外部信息,从绩效指标定义、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分析与统计方式等协调一致性等方面对绩效指标的适应性、有效性、可靠性、敏感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绩效指标以及测量体系的调整意见,并上报审批。 4.6.3改进与创新 4.6.3.1提要 公司根据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战略发展要求,通过多种途径识别公司内外部创机关报与改进机会,严格按照卓越绩效模式和PDCA循环相结合,开展各种创新与改进活动,并组织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对创新与改进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及反馈。不断修正战略目标和计划,坚持改进和调整,做好优先次序安排,确保公司长、短期战略目标地实现。 4.6.3.2 改进与创新的管理 公司的高速良性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改进管理的过程。尤其近三年,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比较管理和全面绩效管理方法,导入竞争机制,为公司绩效的持续提升和不断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持续不断的修改绩效管理办法,使公司改进管理做到职责分明、制度完善、方式多样。此外,公司对改进成果进行评价,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激励政策,使改进活动步入良性循环。 表4.6.3-1体系改进
4.6.3.2.1对改进和创新进行策划,明确计划和目标 公司非常注重绩效的改进,每年通过召开公司年会、半年及年度经济分析会、专题质量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对照年度及战略目标,检查和评价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和目标,并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步步落实,最终转化为部门和员工的工作任务和绩效目标。 ★战略改进计划:公司每年通过年度会议,公司季度经营分析,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各层级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对比,找出经营管理及战略执行过程的不足,提出具体战略改进计划和目标,同时将战略改进计划分解到各部门。 ★职能管理改进计划: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改进计划,制定具体的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定期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其中2024年度改进的主要计划和目标见表 4.6.3-2。 表 4.6.3-2 2024年度公司改进/创新的主要计划和目标
4.6.3.2.2改进与创新活动的实施、测量与评价 a)改进与创新活动的实施、测量 公司引进各种科学、专业的改进工具,如通过8D等工具,并结合各工具的优缺点建立一套系统改进方法。 公司还采用形式多样的管理手段和措施确保改进与创新活动的实施、跟进和监测,见表4.6.3-3。 表4.6.3-3 改进的实施和监测方法
b)改进和创新的评价 公司根据改进目标的计划进度,用《持续改进活动改善卡》对比改善前后的状况,分析改善后对盈利能力和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贡献,对改进效果进行书面评价并整理成册。 公司设立了提案改善奖、改善创新奖及改善结果表彰等激励活动,对改进成果进行评价和激励。(见表4.6.3-4) 表4.6.3-4 改进和创新的评价与激励
4.6.3.3改进与创新方法的应用 公司成立各种改进组织,保证各项创新与改进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各改进环节采用的主要改进方法见下表4.6.3-5。 表 4.6.3-5 公司主要改进方法
4.7.1总则 公司定期组织专题会议,对经营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和改进。针对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绩效、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人力资源绩效、运行绩效以及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绩效进行分析,完善内部资本运营制度,规范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步迈入成熟的阶段。人力资源的稳定,有利于公司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公司坚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提供更高的价值,在组织运营、法律、道德、财务指标以及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方面取得更好的绩效。通过近三年关键绩效指标结果数据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公司在各方面绩效均有较大改进,与竞争对手或行业比较在竞争能力、行业地位方面均有提升,与标杆企业在卓越程度和相关绩效方面存在的差距不断减小。 4.7.2.1 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近几年来,公司对主要产品浆料、助剂主要性能进行了检验,优于竞争对手,产品质量水平处于国内一流,全球领先水平,见下表4.7.2-1、表4.7.2-2。 表4.7.2-1公司产品绩效结果(产品第三方检测报告) (略) 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产品可靠性与技术含量的关键指标均高于企业竞争对手主要表现如下表。 表4.7.2-2 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产品与标杆和竞争对手比较表
4.7.2.3 主要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特色及创新成果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共13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13项。具体清单如下:
a)顾客满意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公司每年都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近3年的顾客满意度维持在89%以上。 图4.7.3-1 2021---2023顾客满意情况 (单位:%)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b)顾客满意与竞争对手和本行业竞争对手对比的结果 与竞争对手相比,浙江广鸿新材料的顾客满意度一直处在较高的位置,公司产品品质优良,获得顾客的一致好评,在业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c)顾客忠诚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近几年公司问题顾客非常少,公司产品得到广大顾客的信任,近几年公司的顾客忠诚度指标结果为90%以上。 4.7.3.3 市场方面的结果 市场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表4.7.3-1 2021-2023年主要产品销售统计表
表4.7.3-2 2021-2023年市场占有率统计表
近几年来,公司发展迅速,取得了比较好的绩效指标。公司每年进行战略评审,比较实际值与目标值。表4.7.4-1显示了近3年公司的财务结果情况。 表4.7.4-1 财务结果一览表
(一)人力资源结果 a) 工作系统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 1)管理层比率 表4.7.5-1 岗位管理层级
2)员工工作绩效 表4.7.5-2 员工劳动生产率
3)员工流失率 表4.7.5-3 员工流失状况
4)员工收入增长率 近年来,员工收入快速增加,增长率不断提高。 表4.7.5-4 员工收入增长率
b)员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 1)员工学习与发展情况 表4.7.5-5 培训状况
c)员工权益、满意程度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 员工满意度 表4.7.4-6 员工满意度
(二)其他资源结果 a)信息资源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 表4.7.5-7 信息资源结果
b)技术资源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 表4.7.5-8 技术资源结果
c)基础设施资源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 表4.7.5-9 基础设施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