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 自评报告发表时间:2024-09-02 14:40 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年“浙江制造”认证
自评报告
二零二四年一月 “ 浙江制造”认证自评报告
目 录
1 术语/释义 1.1公司/部门简称 1.1.1 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鸿新材料。 1.1.1 各部门设置见公司组织结构图。 3.3释义 3.3.1 报告中所称ERP是公司的各自的运行平台。 3.3.2 GB/T19001-2016、GB/T2400-2016、GB/T45001-2020、FZ/T 12040-2013、Q/LSD 05-218 DB33/T944.1-2014、 DB33/T944.2-2017界定的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报告。 1.3术语 1.3.1 创新 innovate 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1.3.2 创新能力 innovation ability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1.3.3 技术 technology 为实现某一目的所需的技能、方法、手段、工具、知识或规则的组合。 1.3.4 创新管理 innovation management 以组织结构和体制上的创新,确保整个组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物质、新方法成为可能,通过决策、计划、指挥、组织、激励、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和组合,为社会提供新产品和服务 1.3.5 新型能力 new ability 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整合、建立、重构组织的内外部能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 1.3.6 品牌 brand 能为组织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 1.3.7 产业 industry 由利益相互关联、具有不同分工、围绕着共同产品而展开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1.3.8 协同 coordination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1.3.9 产业协同 industrial Synergy 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间通过流程、价格、信息等一系列要素的设置,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运转。 1.3.10 社会责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 组织承担的高于其自身目标的社会义务。
企 业 简 介
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原名浙江龙呈计生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义乌市义亭工业区甘川路2号,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纺粘、纺熔无纺布生产和销售,2020年~2022年连续三年均被评为义乌市工业企业50强、获“义乌市政府质量奖”、“浙江省节水型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理事单位,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卫生、医疗防护、绿色工业包装、绿色农业防护材料等多个领域,远销欧美、日本、中东及东南亚国家。
公司拥有较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执行公司股东会的决议。形成了系统的管理职能,使公司运营管控更精细、快速和高效。
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
2.3认证单元概述 本次“浙江制造”认证,公司确定 购物袋用非织造布 为认证单元。公司生产的各类非织造布(包括购物袋用非织造布和卫材用非织造布)质量和工业技术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行列,具有相当的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 公司组织机构中涉及高层领导、部门主管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有高层领导、管理者代表、行政人事部、品管部、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销售部、工程部、财务部、车间、仓库等共10大部门,涉及公司所在地: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甘川路2号 图表2-1 营业执照
3 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 3.1品质卓越 公司建立、实施、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导入并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快速响应、不合格品控制、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的操作培训、防错验证、变更管理、分层审核等关键策略,对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管控,提升产品质量;制造过程推行全员质量管理,执行“三不”原则,重视对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为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出厂质量达到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作业技术检查,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公司的使命:持续为人类健康提供绿色环保防护材料 公司的价值观:客户满意、员工进步、企业永续 公司的理念:德广鸿业、行稳致远(释义:企业秉承造福大众的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坚持不懈,疾徐适中,追求稳健而长远的发展。) 公司的愿景:成为世界一流无纺布生产商 公司加大对浙江制造产品的研发投入,参与“ T/ZZB 3137—2023 购物袋用非织造布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努力生产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分散类环保无纺布产品。
图表3-1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图3-2 环境管理体系证书
图3-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2自主创新 公司制定了企业中长期技术创新战略及实施计划。 公司的研发占比为:2021年3.43%,2022年3.59%,2023年3.997%。 公司围绕战略规划要求,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改进,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资源保障。 公司立足国际质量品质的追求,不断加强原始性技术创新,十分重视自主开发能力建设,并成立了研发中心,并从各地选聘优秀的人才加盟,积极动员他们大胆创新,公司先后荣获:浙江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22年义乌市政府质量奖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义乌市工业企业五十强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义乌市义亭镇民营企业突出贡献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达标企业、浙江省节水型企业等。公司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13项,发明专利 15项,参与编制“T/ZZB 3137—2023 购物袋用非织造布 ”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 图3-4 浙江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图3-5 2022年义乌市政府质量奖企业
图3-6 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图3-7 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图3-8 义乌市工业企业五十强企业
图3-9、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达标企业
图3-10、浙江省节水型企业
3.3产业协同 公司目前拥有主要原材料供方8家,其中浙江省内的供方5家,占比62.5%。公司对不同的供应商在供货比例、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通过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采取评估、考核等措施,使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供应商提升,促进了下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拓展。在产业协同方面,公司除加强与优秀供应商的联系、合作,还努力与重要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学习和借鉴优秀供应商的管理理念和宝贵经验,帮助供应商改进提升,长期与供应商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公司积极探索实施科学、规范、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绩效。公司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社会责任的重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实施改善社会责任的符合性,逐步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3.4.1公共责任 公司始终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环境保护,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及社会环境需要,及时成立检查小组,配合上级检查及自查自纠工作。 公司成立的检查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厂区环保工作,各车间主任兼任组员,负责环保安全日常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环保管理、三废治理环保的监督检查,制定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的控制程序,建立了完善的环保档案。 每年召开管理评审会,进行生产加工过程的环境因素、关键控制点和影响员工职业健康的因素的识别,设立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并分解至各部门,每月跟进方案的进展,并在管理评审会报告年度目标、管理方案的达成状况,制定控制和改进措施,见图表3-5。 图表3-5公共责任方面的控制和改进措施
2)预见隐患,主动应对 公司关注自身产品、服务及运营方面对未来环境、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公众隐患,积极研究对策并预先做出应对准备,如图表3-6所示。 图表3-6 隐忧预见与应对
----环境保护 公司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来提升环境保护能力。 首先,加强整个公司的环境保护加强环保。 其次,通过不断的创新研发,从工艺上进行改革,减少排放量。 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环境治理,推行和建立了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公司采用先进的无废工艺和节能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操作技能。 ----安全生产 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安全工作,建立起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公司定期对基础管理、机械设备、电气设施、消防器材、作业环境、制度建设以及职业健康等实施监督,并组织安全生产教育,行政人事部和生产车间定期进行生产现场安全检查。 ----应急事件 为了应对突发性事件,公司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科学规范的应急事件处理流程,从工作流程上保障应急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 图表3-7 环保控制指标及对策
公司定期组织训练并组织灭火演习,重点做好火灾等事故的预防工作,同时与当地消防部门密切沟通和协作,以保证消防安全。 3.4.2道德行为 (1)依法纳税、诚信至上 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公司的高层领导深刻地认识到税收乃国之血脉,经济为税收源泉。公司深入开展依法诚信纳税的宣传,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不断增强。 (2)学法普法、健全机制 高层领导十分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员工法制宣传教育,带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把法制建设纳入企业监管内容,企业内部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法律监督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确保合同权益不受损害,树立了守法、诚信的良好形象。 (3)稽审结合、有效预防 为了更好地维护诚信经营环境,公司通过运营审计、经营稽查,内外结合的审计监督,对经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逐步建立惩防体系,将一切非诚信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4)影响相关方 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评估制度,尤其是原材料的供应商,对其资质、诚信记录等都要进行严格审查。通过供应商审计,将公司诚信经营的理念传导给供应商,与其共同创建并维护诚信经营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稳定的产品和服务,对出现诚信问题的供应商给予淘汰的严格处罚。 2)道德规范相关绩效指标 守合同、重信用、讲道德、守法纪,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是衡量企业道德水准的基本尺度。对高层领导,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测评,主要针对政治思想、领导艺术、业务等方面的评价;对中层领导,进行德、能、勤、绩、廉的360度考核,制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提高中层领导的道德管理水平。对公司员工,制定制度约束性规范。公司确保道德行为的主要过程、测量方法见图表3-8。 图表3-8公司道德行为的主要过程测量方法和指标
1)重点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慈善活动 公司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积极关爱员工,并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公益支持,积极主动履行公共责任,回报社会,支持公益事业。 2)高层领导示范,员工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领导及员工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高层领导起了很好带头示范作用。“内聚人气、外树形象”,公司高层非常重视企业承担的社会公益责任,2023年已经捐款38万元;积极支持所在地区的经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事业,实现企业与地区、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公司作为浙江乃至全国化工无纺布生产企业,积极反哺社会。公司制定企业社会责任(CSR) 战略规划,确定慈善活动等作为公司的重点公益支持领域,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公司是“浙江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22年义乌市政府质量奖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义乌市工业企业五十强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义乌市义亭镇民营企业突出贡献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达标企业、浙江省节水型企业等”。
图表3-9 近年公司公益捐款情况
4组织环境和战略 4.1 战略制定 4.1.1公司确定了公司的目标及战略方向,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质量诚信管理体系预期的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1)了解关键顾客的需求、期望和偏好 公司通过不同方式获知不同顾客需求与期望。 ⑴对于重要客户及潜在客户,公司会邀请对方来公司考察以及去对方上门拜访,并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满足并超越顾客期望,稳固了现有顾客,赢得新顾客,开发了潜在顾客,吸引竞争对手顾客。 ⑵对于一般客户,公司主要通过展会、直销店来了解客户需求。 此外公司每年还进行客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客户公司方面信息、顾客市场情况、顾客满意情况和采购量等。 经过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国外顾客的需求排行为“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国内顾客的需求排行为“价格>交货期>质量>服务”。 下图为公司了解顾客需求的方法汇总。
2) 将顾客信息用于改进创新 公司通过收集客户(特别是重要客户)当前和以往的相关信息,由销售部统一收集后,分析客户忠诚的原因,用于产品和服务改进和其他业务开发,制胜市场、领先同行,具体内容见以下图表。此外还通过行业协会了解到客户的部分信息。 图表4-2 对顾客当前信息和以往信息的利用
3)评价和改进顾客了解方式 公司定期评价顾客需求与期望的了解方法,不断对方法进行改进,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调整调查内容,使了解顾客的需求与期望的方法始终与公司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b)竞争环境及竞争能力; 1)竞争环境 公司产品属于政府重点扶持行业之一。地方产业布局环境良好。公司位于浙江省金华义乌市义亭轻纺工业园区,符合园区产业集聚布局要求。“十四五”期间义乌市提出的加快高质量发展生产制造业,重中之重抓工业,集中扶强扶大和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体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我公司均可享用。国家积极拉动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重点。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品位的提高,行业正向着个性化、高性价比、时尚、小批量、多款式的方向发展,给行业带来的新挑战。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设计水平偏低,发展理念急需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低,升级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空间大,智能化程度高,性能先进的高端设备需从国外进口。 2)竞争能力 运用KSF(关键成功要素)对内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识别了公司的关键成功要素,见图表4-3。 图表4-3 企业关键成功因素
海南欣龙无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华昊无纺布有限公司、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法来福无纺布有限公司。
浙江省内行业现状,省内行业前三企业:华昊无纺布有限公司、浙江广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法来福无纺布有限公司
竞争对手:华昊无纺布有限公司;标杆企业:浙江法来福无纺布有限公司 c) 影响产品、服务及运营方式的重要创新、产业带动趋势或变化; 公司灵活运用自主创新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合作等多种研发模式,多快好省地推进项目研发,与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近5年以来,公司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3项。 公司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素质优异、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着力提升研发实力。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为:2021年3.43%,2022年3.59%,2023年3.997%。 d)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资源重新配置到优先考虑的产品、服务或领域的机会; 公司拥有设施一流的生产车间,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 图表4-4 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举例
为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十分重视检测分析仪器设施的配置和工艺中心的建立。检测设备不但满足各工序和检测要求,且部分设备已达到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见图表4-5。 图表4-5先进检测设备清单
e)经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准入、规范要求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公司经过反复论证,识别出公司主要的经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准入、规范要求的机会与威胁、优势和劣势,并运用矩阵分析,拟订措施。 图表4-6 战略、市场、运营、法律法规及其他风险分析
f)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公司根据按照PEST 方法,从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四个层面对公司的宏观 环境展开分析,并从行业竞争和行业地位等方面对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见下图表4-7。
图表4-7 PEST分析
g) 公司特有的影响经营的因素,包括个人消费者市场的经营性品牌、合作伙伴和供应链方面的需求及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1)消费者市场的经营性品牌 “品牌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产品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品牌的成功,才是企业的成功”,为此公司“以品牌为核心”具体开展了如下卓有成效的经营活动: ⑴通过开拓销售渠道,将国内外知名的商场、经销平台云集合,通过产品交易会,网站平台推广公司主导产品卫材用无纺布、购物袋无纺布,为广大消费者、医用生产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无纺布面料。 ⑵去同行学习先进智能化水平,到国内外知名无纺布生产企业考察了解,向高档先进生产厂家参观学习,感悟了标杆企业的设计理念和质量管控等,快速提升公司员工的意识和能力,为公司做强自己做精产品沉淀了宝贵的经验。 ⑶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设与经营,丰富了公司品牌的组合,通过公司网络平台,推广公司各类环保安全无纺布产品,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发展的模式,展我新秀风采。 加强品牌组合推进,确保产品精准研发,强化市场营销策略,加大国内市场和网上销售的关注与开拓,以及逐步推进渠道的管控等,公司的能力和绩效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公司高度重视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的管理,把物料供应商、技术服务商等均视为宝贵的资源,积极传播组织文化与战略,寻求基于共同价值诉求的利益伙伴关系。 3)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⑴优势 ①团队优势。公司集聚和培养了一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形成一支团结创新、与时俱进、务实奉献的学习型团队。 ②质量优势。公司通过先进的工艺,严格的管理,产品已在业内有了极佳的口碑。 ③营销优势。目前主要通过线下业务销售渠道。 ④品牌优势:公司在浙江乃至全国均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是行业内优质、环保的分散性无纺布生产龙头企业。公司是具有自主研发能力,是“浙江省省级研发中心”、“义乌市政府质量奖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等。 ⑤技术优势:对各类分散无纺布的功能、性能要求,为全社会生产制造更多更环保的分散性无纺布。 ①产品同质化和技术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行业低价及其他不规则竞争激烈。 ②行业发展增速换档,增长内涵急需转变。 ③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一线工人成本不断升高,人员流动速度加大。 ④ 消费需求多变,对行业供给带来新的要求。 ⑤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给企业经营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 h)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趋势需求和相关因素; 公司综合考虑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以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趋势需求和相关因素。 图表4-12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需求及相关因素
i)战略的执行能力; 1)公司机构和职责保障 公司依据“业务差异化,职能专业化”的原则,建立了与战略相匹配,基于业务发展需要的设置11大部门。对个别部门基于降本增效考虑,采用直线职能制形式构架,集中管控,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化运营,并逐步向分公司方向发展,以强化管理职能。 基于公司架构,本着“人、岗、事”三者之间合理匹配的原则,从核心业务流程入手,开展职位分析,实行定岗定编管理,并形成《岗位职责》。每年初,行政人事部根据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充分征求用人部门意见,对各部门的岗位编制进行调整。 2)确定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公司编制发布了《岗位职责》,对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做出了详细规定,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由行政人事部编制了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工作环境、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并发放到各个部门和岗位。 3)建立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机制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规程和内部考核制度,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工作标准,包括《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等监督和考核制度,确保管理要求的落地和执行。及时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并制定措施落实改进,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公司通过对内、外因素进行监视和评审,识别内外因素的变化和对公司的影响,采取必要措施以利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通过平时的安环现场检查,绩效考核,供方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内审和管理评审、收集内外部信息,对内、外因素的监视和评审表等对内、外因素进行监视和评 图表4-11 内外部信息收集
2)对内、外因素的变化的反应和战略调整: 为保证对市场、顾客需求等变化快速反应,公司建立了以订单为中心,推动设计、供应、生产服务等活动交叉同步进行。 公司坚持将快速反应作为“强化执行力”最基本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分级、分责授权机制;通过合理授权及分工,营造积极主动、不断进取、创新求变、勇担责任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公司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内外部事务管理,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动对公司的各项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反应能力,使公司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第一时间倾听顾客需求和期望,便于公司快速灵敏识别和确定不同顾客的关键需求、期望及差异,及时将其应用于研发设计、服务改进和品牌建设活动中。 3)公司注重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加强和客户的面对面交流等措施,强化和客户的联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验。公司不断拓宽产品售后服务内涵,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同时研发人员深入销售一线,通过优良的产品、完善的解决方案,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品牌建设。 4)高层领导定期召开战略研讨会、绩效分析会、管理评审会等,开展绩效的分析和管理有效性评价,并识别存在问题和改进机会,确定改进计划并落实相关部门改进。 成文信息:品牌和技术创新战略和战略目标,并包括使命、愿景以及企业质量诚信方面:技术创新的内容。并包括质量卓越、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等。具体见下表公司战略目标。 图表4-12公司战略目标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a)确定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公司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有股东、供方、顾客、员工和社会等,公司十分重视与供方、顾客、员工和社区的交流,建立“双向交流”的互动机制,如公司积极邀请供方、顾客、社区参观考察,我司相关人员也会参加供应商稽核,以寻求在各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公司定期与供方、顾客的进行沟通;通过双向交流,展开战略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与关键供方、顾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其予以优先报价、同质同价优先选用、提高预付款比例等支持;与关键配套件供应商建立技术合作模式,帮助供方降低开发及生产成本,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员工每年召开联欢会和其他文化生活活动,公司与社区建立社会管理和信息合作沟通渠道。公司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建立沟通渠道,以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图表4-13 公司与各相关方沟通方式
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 公司在提升自我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带动其他相关企业共同进步,通过区域行业产业技术和先进质量管理的深化工作,结合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带动了供方及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对重要的供应商,公司进行技术、质量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支持,协助其提升管理水平,全方位壮大供方的综合实力,使其与公司共同发展。 1)在产品销售方面的顾客的要求的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 2)在满足员工方面的要求有,福利、薪酬、中餐补助、文化生活等; 3)在满足社区方面要求公司给予社会以物质方面的支持; 4)在满足股东方面有公司效益不断提供,成本下降,产品开发持续。 公司通过平时的安全环境现场检查,绩效考核,供方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内审和管理评审等对相关方进行监视和评审,了解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 4.3 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公司确定了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卓越绩效和企业质量诚信管理要求的范围,并满足品质卓越、自主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在确认范围时已经考虑以下要求,包括各种内外部因素,相关方的要求,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品牌影响力,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办,业务流程、组织单元和区域等。 此次作为今年开展“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筹备,成立工作小组,确定“购物袋用非织造布”为认证单元。 近年来,公司根据“购物袋用非织造布”产品特点和发展需要,构建了具有公司管理特色,并通过逐步整合管理功能,不断健全部门职责,推进公司的公司管理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使公司运营管控更加精细、快速和高效。该产品国内、国际市场拥有相当的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公司组织机构中涉及T/ZZB 3137—2023 购物袋用非织造布产品,主要有高层领导、管理者代表、行政人事部、品管部、生产部、技术部、销售部、采购部、工程部、财务科等共11大部门。 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 公司已按标准的要求,采用过程方法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浙江制造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并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进 行策划、实施、运行评价与改进,确保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公司确定浙江制造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公司中的应用,需要: a) 公司确定浙江制造管理体系的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通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 3137—2023 《购物袋用非织造布》引用、原材料控制、产品和工艺的设计、检测能力保障、生产流程及作业文件来指导生产。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根据产品生产过程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作用,编制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生产过程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并针对过程要求编制作业文件和规范,通过生产流程图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考虑质量、安全、周期、生产率、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成本控制及其他效率和有效性因素等方面的监视、测量和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公司编制了生产过程的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操作规程等,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可获得; 根据公司染化料产品生产要求,确定所需的资源,主要生产设备10台/套 ,主要检测设13余台、生产基地3.3万平方米以及相应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 e)分配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 公司通过相关文件及职能表分配这些过程的责任和权限并根椐各过程控制要求和生产要求对各部门规定了职责。 f)按照6.1 的要求对市场、法律法规的变化的风险和机遇,确定关键过程要求,应对突发事件和采取应急准备; 公司根据市场、法律法规的变化的风险和机遇,编制了《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应对突发事件和采取应急准备。 g)评价关键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进关键过程,减少过程波动与非增值性活动。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公司生产过程中粘合为需要确认的过程,对其进行具体控制的方法包括:编制相应的作业文件,对人员、设备、工艺等进行了控制,以减少过程波动与非增值性活动。 h)通过技术改进,优化整体成本优化,达到全行业最优; 为推动技术开发和创新改造工作,公司每年制定当年的产品研发和项目改造目标和计划,并对目标和计划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通过技术改进,优化整体成本优化,达到全行业最优。 i)对于融入信息化的过程应体现基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的发展模式要求。 公司信息化系统有效支撑了公司的管理、运营和决策,实现了财务、成本、销售、采购、物流、生产等核心业务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公司的运行效率。 4.4.2在必要的程度上,公司应: a) 公司成文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 b)保留成文信息以确信其过程按策划进行。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如何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领导作用和承诺: a) 确定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并贯彻执行; 1)公司核心文化要素及其内涵 图表5-1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
2)高层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率先垂范 公司高层坚持以文化治理,推动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贯彻。领导团队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指导者和实践者。首先,公司高层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凝练过程中发挥充分积极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使公司文化体系得以持续改进完善;领导为新入职员工授课,讲述企业发展历程,宣扬企业精神及核心价值观;通过外部媒体采访,报纸报道等形式让外界知道公司、了解公司;高层领导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拉近与员工的距离;领导主抓创新课题,重奖科研有功之臣,激发员工创新热情;领导积极参加员工婚礼、组织集体活动、民主评议等活动,营造了公司内外部和谐发展氛围。 b)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公司总经理对浙江制造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非常重视,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领导小组,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对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分解并落实到各部门,对各部门通过绩效考核的机制进行有效性评价。 c) 确保制订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品牌建设、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相一致; 公司制定的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环境和战略、品牌建设、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相一致。 d)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将管理体系各要求分解到各部门的业务中,通过绩效考核进行体现融入公司的业务过程的程度;做到工作过程中与管理体系要求相一致,将管理体系要求融入到公司生产经营各过程中,克服“两张皮”的管理弊端。 e) 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风险无处不在,事事处处都存在风险,在我们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同样存各种各样的风险,所在使用过程方法量要基于风险的思维,才能避免发生错误。公司编制《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应对风险和机遇。 f) 确保获得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1)技术创新 公司为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专门配备相关科研设施设备,配置专用的专用开发软件,保证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保证了我公司各类新产品及技术的分析、设计和检测的进行。 2)品牌建设 ① 通过开拓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大城市的经销商。 ② 对国内知名无纺布生产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向知名企业学习网络智能化技术水平,等业内中高端品牌的参观学习、感悟了标杆企业的设计理念和质量管控等,快速提升公司员工的意识和能力,为公司做强自己做精产品沉淀了宝贵的经验。 ③ 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设与经营,丰富了公司品牌的组合,每年开发新产品设计。 ④ 加强品牌的组合推进,确保产品的精准研发,强化市场的营销策略,加大国内市场和网上销售的关注与开拓,以及逐步推进渠道的管控等,公司的能力和绩效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公司对过程所需的资源进行识别,根据生产过程要求配置的各过程所需的资源,公司厂房面积达3.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8台/套,检测设备12余台,人资行政与资金充足。 g)沟通有效的管理和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公司编制了《信息交流与沟通程序》,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h)确保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 通过每月KPI考核,对考核的各部门根据责任制考核制度,每季评一次,对上季度各月指标完成情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进行发放当的绩效奖金。 i)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他们为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公司领导对各中层管理人员管理职责明确,对工作中的成绩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员工信箱、合理化建议等方式收集员工意见与建议,促使各级员工对公司管理体系有效性作出有力贡献。 j)推动改进; 公司将创新纳入企业价值观,积极鼓励公司员工开展创新活动。 在管理创新方面,公司制定合理化建议、管理创新奖等奖项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并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为产品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公司的核心技术均为公司自主研发,近五年以来公司开展各种自主创新,研发及成功申报专利13项。 k) 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发挥领导作用。 公司领导明确了各级职责分工和责任承担机制采用明确责任,明确定义了各级管理者的定位和职责。同时根据组织所处的时期与战略方向,带头发挥领导作用。 5.3.3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通过下述方法实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 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销售部每年进行一次的客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客户公司方面信息、顾客市场情况、顾客团队、顾客满意情况和采购量等。公司通过不同方式获知不同顾客需求与期望,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满足并超越顾客期望,稳固了现有顾客,赢得新顾客,开发了潜在顾客,引入竞争对手的顾客。公司建立顾客投诉意见的快速反应机制,制定了售后服务管理制度,配置足够资源,捕捉客户信息及变化,以方便及时处理产品售后服务问题。 b) 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公司根椐顾客要求进行评审,减少风险,并通过多种渠道与顾客接触,满足并超越顾客期望,建立起稳定的顾客关系。公司完善了与顾客接触的各种渠道的管理,明确了顾客投诉的处理流程。公司定期进行顾客满意调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自身服务水平,降低客户流失风险,为公司经营寻找机会。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和扩大品牌影响力。 公司制定《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由销售部负责每年一次顾客发送“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并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全面、系统的顾客满意度数据。 图表5-2顾客满意度调查流程
“品牌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产品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品牌的成功,才是企业的成功”,为此公司“以品牌为核心”具体开展了如下卓有成效的经营活动: 1)通过开拓销售渠道,通过线下营销渠道,让全国广大消费者了解感知本公司“购物袋用非织造布”、“卫材用非织造布 “等高质量产品。 2)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设与经营,丰富了公司品牌的组合,参加全国广交会,展示公司产品。 3)加强品牌的组合推进,确保产品的精准研发,强化市场的营销策略,加大国内市场和网上销售的关注与开拓,以及逐步推进渠道的管控等,公司的能力和绩效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2 方针 5.2.1 制定方针 公司已制定、发布、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4.1本公司质量方针
专注成就精品,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满意!
0.4.2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遵规守法,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持续改进。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创优安全,持续发展。 4.3诚信方针 诚信至上,安全为主,优质高效,节能降耗 5.2.2 沟通方针 公司通过以下方式与相关方沟通公司方针: a) 公司以文字方式向公司员工传递公司方针理念; b) 在公司内通过会议,使公司方针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 c) 公司在网站上公布各项方针,可使方针随时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 5.3 公司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公司编制了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能要求,并确保公司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配。员工入职后经在岗培训对各自职责形成进步一认知,使岗位职责与权限得到充分的沟通和理解。 公司最高管理者分配职责和权限以确保; a) 管理体系符合《“浙江制造”评价规范第2部分:管理要求》标准中的要求; 编制公司浙江制造自评报告,通过内审、管理评审,日常监审及目标考核,以确保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制定了各项过程管理文件或控制程序,如,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确保各过程可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在管理评审的报告中对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作出总结并向公司总经理进行报告。 d) 确保在整个公司推动以顾客、相关方为关注焦点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产品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品牌的成功,才是企业的成功”,为此公司“以品牌为核心”具体开展了如下卓有成效的经营活动: 1)通过开拓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让全国广大消费者了解感知本公司、系列等高端产品。 2)加强品牌的组合推进,确保产品的精准研发,强化市场的营销策略,加大国内市场和网上销售的关注与开拓,以及逐步推进渠道的管控等,公司的能力和绩效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e) 确保在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公司编制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并在管理体系发生变更时,从总体结构考虑,保证管理体系文件变更的一致性,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涉及的记录表格均统一作出相应改动,有效确保了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整体的完整性。 5.4 组织治理 a)组织应(如何)考虑治理的关键因素以及对最高管理者和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进行评价: ——管理层所采取行动的责任; ——财务方面的责任; ——经营管理的透明性以及信息披露的政策; ——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股东及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1)管理所采取行动的责任 ⑴完善治理结构 公司依据现代公司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了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分离和制衡。 公司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深入了解公司发展及经营状况,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和全体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监事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对公司定期报告进行审核,听取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报告,并就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公司治理及经营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时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⑵明确经营责任 公司建立了目标、责任、业绩考评体系,确定了高层领导的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由公司总经理对高层领导的绩效进行评审,考核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税后净利润、经营现金流量等,分解到各个部门,通过完成指标、考核指标系数、权重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公司在每个经营年度末对高层领导进行考核,以确定其年终业绩奖励。 ⑶明确法律和道德责任 公司恪守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事,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重视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的道德责任,保护消费者和社会的权益及自然环境。 2)财务方面的责任 ⑴完善财务制度 依据《会计准则》、建立健全了包括资金管理规范、投资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规范、税务管理规范、成本费用管理规范、收入盈余管理规范、预算管理规范、财务报告管理规范在内的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有法可依。 ⑵明确财务责任和权限 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对董事会、高管层的财务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外投资和对外担保的数额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超过授权限额的重大投资要经股东会批准。 ⑶完善财务内部监管机制 根据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监事会对董事会及经理层的财务管理行为实施监督,以规避公司财务风险。 3)经营管理的透明性和信息披露 为了及时向公众和社会展示经营管理的形象,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对经营管理的透明性做了规定,同时也制定了信息批露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比如,通过详细的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以及季度报告等向公众发布公司的相关经营信息。 4)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⑴内审的独立性 公司在没有内部审计部门的前提下,财务部各岗位各司其职,财务部负责人不期的检查编制财务报表的财务记录与支持文件,以减少错误与舞弊事件的发生;对于公司各信息系统,财务部门在审核单据时,随时关注是否有错报、漏报的风险。从经济性(最低的成本)、效率(资源的最好利用)、效果(最佳的结果)三方面关注公司的资源使用情况 ⑵外审的独立性 公司聘请外部的会计事务所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及咨询服务,由此来确保公司外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这些事务所具备担任审计机构的任职条件,具有相关专业的履行能力,且与公司无任何利益关系,几年来均为公司出具了客观标准、准确无误的审计报告。 5)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⑴员工方面:所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工会不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员工的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和福利、职业培训等内容,持续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⑵供应商及代理商:公司建立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供应商,对招投标工作实施过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保证付款及时性、保护供应商知识产权。实行分级管理,分层次提供信息共享、资金支持、订单保障、管理输出等支持。 ⑶顾客方面:公司以市场创新为归宿,实现了顾客满意度的不断提升;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实现了体系支撑能力的逐步提升。及时做好售前、售中、售后的各项服务工作,不断向顾客传递各种产品和技术信息,确保顾客能够得到质量最优服务最好的产品。 b)评价最高管理者以及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最高管理者和治理机构应运用这些绩效评价结果改进个人、领导体系和治理机构的有效性。 1)评价高层领导和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 将高层领导的绩效与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来实现公司高层领导的绩效管理。通过述职、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民主评议、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进行考核,见图表5-3。 图表5-3对高层领导的绩效评价
2)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评价 为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公司对治理机构成员进行定期绩效评价,以期不断完善和改进治理机构成员的体系有效性。 3)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 根据绩效评审结果,将工作绩效与高层的薪酬、奖金、任免等挂钩,为绩效较差的领导制订相关学习计划,帮助其改进,提高领导效率。 同时,在充分分析关键绩效指标未完成的原因和公司当前的可用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与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和主要职能部门长短期计划相关性大小(重要程度、紧急程度),确定改进优先次序,并通过总经理年度报告方式,将改进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 同时根据绩效评审结果,识别创新机会,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采取激励措施进行创新挖潜。公司对经营目标的影响程度、改进的时间紧迫性、绩效变化趋势以及资源投入难度等四大要素进行分析比较,从而确定改进关键业务的优先次序。 5.5 社会责任 公司积极探索实施科学、规范、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绩效。公司以实现人类疾病救治和健康为社会责任的重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社会责任与经营管理为重点,积极发展、实施改善社会责任的符合性,逐步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5.5.1公共责任 1)有效控制,持续改进 公司始终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环境保护,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安排及社会环境需要,及时成立检查小组,配合上级检查及自查自纠工作。 公司成立的检查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厂区环保工作,车间配备兼职任组员,负责车间环保日常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环保管理、三废治理环保的监督检查,建立了完善的环保档案。 公司每年召开管理评审会,进行生产加工过程的环境因素、关键控制点和影响员工职业健康的因素的识别,设立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并分解至各部门,每月跟进方案的进展,并在管理评审会报告年度目标、管理方案的达成状况,制定控制和改进措施,见图表5-4。 图表5-4公共责任方面的控制和改进措施
2)预见隐忧,主动应对 公司关注自身产品、服务及运营方面对未来环境、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公众隐忧,积极研究对策并预先做出应对准备,如图表5-5所示。 图表5-5 隐患预见与应对
3)在应对产品、服务和运营的相关风险方面的关键过程 ----环境保护 公司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来提升环境保护能力。 首先,加强整个公司的环境保护加强环保。 其次,通过不断的创新研发,从工艺上进行改革,减少排放量。 再者,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环境治理,推行和建立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公司采用先进的无废工艺和节能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操作技能。 ----安全生产 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安全工作,建立起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公司定期对基础管理、机械设备、电气设施、消防器材、作业环境、制度建设以及职业健康等实施监督,并组织安全生产教育,行政人事部和生产车间定期进行生产现场安全检查。 ----应急事件 为了应对突发性事件,公司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科学规范的应急事件处理流程,从工作流程上保障应急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
图表5-6 环保控制指标及对策
公司定期组织训练并组织灭火演习,重点做好火灾等事故的预防工作,同时与当地消防部门密切沟通和协作,以保证消防安全。 5.5.2道德行为 1)严格遵守诚信准则,构建组织信用体系 (1)依法纳税、诚信至上 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公司的高层领导深刻地认识到税收乃国之血脉,经济为税收源泉。公司深入开展依法诚信纳税的宣传,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不断增强。 (2)学法普法、健全机制 高层领导十分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员工法制宣传教育,带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把法制建设纳入企业监管内容,企业内部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法律监督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确保合同权益不受损害,树立了守法、诚信的良好形象。 (3)稽审结合、有效预防 为了更好地维护诚信经营环境,公司通过运营审计、经营稽查,内外结合的审计监督,对经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逐步建立惩防体系,将一切非诚信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4)影响相关方 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评估制度,尤其是原材料的供应商,对其资质、诚信记录等都要进行严格审查。通过供应商审计,将公司诚信经营的理念传导给供应商,与其共同创建并维护诚信经营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稳定的产品和服务,对出现诚信问题的供应商给予淘汰的严格处罚。 2)道德规范相关绩效指标 守合同、重信用、讲道德、守法纪,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是衡量企业道德水准的基本尺度。对高层领导,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测评,主要针对政治思想、领导艺术、业务等方面的评价;对中层领导,进行德、能、勤、绩、廉的360度考核,制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提高中层领导的道德管理水平。对公司员工,制定制度约束性规范。公司确保道德行为的主要过程、测量方法见图表5-7。
图表5-7公司道德行为的主要过程测量方法和指标 5.5.3公益支持 1)重点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慈善活动 公司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积极关爱员工,并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公益支持,积极主动履行公共责任,回报社会,支持公益事业。 2)高层领导示范,员工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领导及员工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高层领导起了很好带头示范作用。“内聚人气、外树形象”,公司高层非常重视企业承担的社会公 益责任,积极支持所在地区的经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事业,实现企业与地区、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公司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分散无纺布生产制造企业,积极反哺社会。公司制定企业社会责任(CSR) 战略规划,确定慈善活动等作为公司的重点公益支持领域,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公司是:浙江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22年义乌市政府质量奖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义乌市工业企业五十强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义乌市义亭镇民营企业突出贡献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达标企业、浙江省节水型企业等 图表5-8 近三年公司公益捐款情况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总则 公司考虑了4.1所描述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编制了《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策划管理体系,确定了所需应对的产品和服务、环境因素、危险源、合规义务、社会责任,包括品牌和质量信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能源和原材料及其他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 识别和确定与组织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1)员工能力需求与现状比较分析 公司对于员工所需能力是根据《岗位职责》等要素予以确定的。 公司识别出各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以比较分析并采取措施弥补差距。 图表6-1员工能力现状与未来能力需求分析
b)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公司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的创建,将总体战略在各部门进行分解,并编制各部门年度目标,确保新型能力的创建的落地。 图表6-2新型能力及其目标实施计划
c) 确保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公司通过内、外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KPI考核,日常的6S检查、安全、环境、生产工艺检查,来料检验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等措施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d) 增强有利影响; 公司通过管理的有效运行,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的把关等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以获得顾客的良好感受,以增强有利影响。 e) 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或相关方对组织的潜在影响; 公司明确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并改善,以推动公司持续经营。外部环境状况或相关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f) 实现改进。 公司内、外部环境状况或相关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建立改进措施,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确定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潜在紧急情况,特别是那些可能具有环境影响或其他相关的潜在紧急情况。 公司潜在紧急情况有异常、事故发生和紧急的事件,内部火灾、突然停电、设备故障等,外部有台风、传染病等灾害等。对相关潜在紧急情况,编制预案。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的成文信息,并确信按报告中所需的过程按策划要求得到实施。 6.3.3 环境因素 a) 公司已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了公司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可控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公司编制了《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环境 影响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发生频率、范围与相关方的关注度,对环境因素进行了评价与分级,确定了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文件。 b)公司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体系认证。公司以保护环境为己任,在材料利用、固废回收、废气、废水、噪声排放等方面设定目标值;根椐《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每年开展环境因素的识别,按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多因子评分法,对产品、生产过程、设备维护、办公及后勤、经营管理各项活动进行充分分析并控制。 c) 通过评价和确定环境因素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并制定和落实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和控制措施,预防环境事故发生,持续提高环境绩效。 d) 公司制定了火灾、消防、环境相关管理制度,编制了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带来环境问题的紧急情况,每年进行应急演练。 e) 公司对环境治理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每年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各项指标满足国家排放要求。 6.1.3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 a)公司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编制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每年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不同级别风险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确定《需要重点控制的危险源清单》。 b)公司根据《需要重点控制危险源清单》,并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方案并控制实施;按消除、替代、生产控制、标识警告、个人防护顺序制定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公司根据重大危险源,对识别的风险点,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预防风险,降低风险危害,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c)公司每年对所有员工进行体检,主要岗位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监测职业病的发生。现场职业卫生监测每年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噪声、废气等的监测。公司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和危险源控制情况进行督查,对安全防护装置和设备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和整改。 6.1.4 合规性义务 公司编制《合规义务控制程序》,对生产、办公、服务等过程对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识别。 a)确定和获取了与公司产品和服务、环境因素、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评价策划有关的合规义务; 1)法律法规识别范围:有关的国际公约、国家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地方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其他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政府机构的协定、顾客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自愿性原则或生产、服务规范等; 2)获取的途径:从互联网、法律机构、咨询机构等公开渠道获取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从上级相应部门获取本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政规章及其他要求,各部门收集获取有关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化信息。责任部门及时将最新发布和修订的适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新,每年底对更新情况进行检查。 3) 适用性确认:与公司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及区域内的相关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有关的,必须是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最新版本。责任部门确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列入《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中;如发现有新的增加,或原来适用的发生变化,应及时更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更新情况检查,并对受控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该部分内容进行更换。 b) 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要公司各项活动; 每年由责任部门组织各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学习与本公司相关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不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教育,增强员工守法合规意识,并在管理体系运行中严格遵守。 c) 公司如何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 公司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时,确定每年对相关法法规实施情况通过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每年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要求进行例行检测,以确保这些合规义务得到实施。 公司保持合规义务相关文件化信息《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6.1.5 控制措施的策划 公司已策划应对各项风险与机遇的措施,并与其对于活动、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a)公司采取措施管理其: 1)产品和服务; 公司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了有效管理,编制了《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不合格品输出控制程序》等文件对产品质量进行管控。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输出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对顾客有关要求服务的或投诉的情况公司以顾客抱怨和投诉处理流程应对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风险与机遇的措施。 2)重要环境因素; 公司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对所有重要环境因素项目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式与责任部门,做到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管控。 3)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公司按《重点控制的危险源清单》中确定危险等级,针对重大危险源适时策划管理方案,以应对方面危险源的风险与机遇的措施。 4)合规义务; 公司对于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和其他要求进行识别控制,确定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必须遵守的文件和要求,每年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进行评价,以确保这些合规义务得到实施,以应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方面的风险与机遇的措施。各部门负责人对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进行日常监控,对于是否合规情况应记录在合规性评价记录上,对于不符合项按照《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实施。 5)品牌、质量信用及6.1.1所识别的风险与机遇。 公司产品质量始于生产,由于公司严格管理,产品质量稳定,得到了顾客群体的广泛认可,树立了品牌、质量信用,但是一旦放松管理,没有创新,在产品质量上没有改进,也将失去公司的信誉。 表6-3 风险管控措施
b) 在管理体系过程中或其他业务过程中融入并实施控制措施; 公司通过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对过程控制,通过KPI考核,安全生产检查、产品质量检验等要作,努力实现管理体系过程或其他业务过程中各项风险与机遇的控制措施。 c)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公司通过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日常检查,对风险与机遇应对措施实施有效性进行评审。《重点控制危险源清单》中列有采取措施前后的各项风险源的风险系数,该数值的下降意味着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公司如何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公司对于控制措施的策划是基于公司自身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了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能力、运行可行性以及公司经营状况,选取最优控制措施方案,多数措施通过多年的运行,证实是可行且符合公司实际的。 6.2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 战略目标 公司根据确定的战略,制定了品牌和技术创新、新型能力战略目标,并制定措施及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根据长、短期措施计划期内的关键绩效指标的预测结果,确定组织未来的绩效。 公司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创新目标、新型能力目标。明确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创新和持续优化的需求和实现方法。此时须考虑组织的产品质量特性、重要环境因素、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危险源以及相关的合规义务,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 表6-4 战略目标实施计划(三年计划)
公司战略目标与方针保持一致,可测量,考虑到适用的要求;从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出发;确保技术支持;充分利用数据;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的获得,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通过考核得到监视;与内外部的相关方得到沟通;并适当时更新。公司保持目标的成文信息。 6.2.2目标部署和措施策划 制定和部署实现战略目标的品牌和技术创新、新型能力实施方案,包括品质卓越、产业协同、社会责任,并融入其业务过程,策划如何实现目标时,公司已确定: a)采取的措施; 1)建立KPI指标体系,分解公司战略目标 为了确保公司的战略规划、年度方针目标与长短期计划的实现,公司从品质卓越、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上,通过建立KPI指标体系,分解公司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目标,将公司战略目标转化为公司层面、部门层面、岗位层面KPI的指标控制体系,对每个关键绩效指标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 b)需要的资源; 公司从人、财、物三个方面,统筹调度战略执行所需的人力、信息、财务、基础设施、技术资源,并细化到各职能部门的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中实现战略目标与资源的匹配。 c) 有谁负责; 由行政人事部负责战略目标的推行考核,由各部门对所承担目标负责实施; d) 何时完成; 根据计划,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未完成的,转入下年的指标,并按计划限期完成; e) 如何评价结果,包括用于监视实现其可测量的目标的进程所需的参数; 根据计划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包括用于监视实现其可测量的目标的进程所需的数椐; f) 如何对方案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改。 行政人事部组织各职能部门定期收集战略执行情况信息,形成当年战略执行情况报告。对公司现行总体战略和职能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下一年度目标计划的制定下一个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6.3 变更的策划 当公司确定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变更应按所策划的方式实施; 公司已考虑: a) 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该变更相关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 由责任部门负责对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该变更相关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进行变更。 b) 对影响员工或承包方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更进行协商; 由责任部门对影响员工或承包方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更进行协商。 c) 变更目的及其产品和服务、品牌、质量诚信、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的潜在后果; 对变更目的及其产品和服务、品牌、质量诚信、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的潜在后果由公司相关部门进行评价。 d)融入信息化时,管理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公司对各相关的信息融入信息化时,管理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得到保持。 e)资源的可获得性; 管理层确保资源的适时可获得。 f) 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由总经理对责任和权限进行再分配,使管理体系连续性和完整性得到保持。7 支持 7.1 资源 7.1.1 总则 公司确定并提供为战略规划和经营业务发展以及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包括财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过程运行环境、监视和测量资源、知识、信息和安全。 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 公司目前的资源配置有注册资金人民币3000万元,占地面积约32856平方米,建筑面积51750平米,拥有无纺布生产线13条,人力资源充裕,现有员工人数210人,公司财务资源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基础设施完善、检测设备齐全,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但尚有技术资源需要提升,基础设施资源需要更新。 图表7-1 公司主要内部资源
b)资金需求和供给,实施资金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 公司注重对资金流的管理,实施资金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为加强资金流量分析预测,严格控制资金流入和流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公司将资金流管理贯穿于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对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 公司根据总体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成本指标,并纳入经济责任制体系进行分解、落实和考核。 c)如何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产利用率; 公司为加快资金周转,通过对供应链的优化,减少原材料的库存,加强预算管理等措施,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产利用率。 d) 如何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 对于外部供方是公司合作伙伴,对于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是公司组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份,公司重视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采购合同规范双方责权利,保障供应商权益;通过在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扶持,促进同步共赢。 采购部依据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分为:原材料供应商。 对供应商每年评价一次,重点为质量、交货、价格、服务评价。 7.3.3 人力资源 公司制定并实施包括实现战略规划、品牌建设、技术创新、新型能力等所需的人力资源规划,并开展以下活动以有效实施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 a)公司对工作和职位进行组织和管理,以应对战略战、满足实施计划,对业务变化作出快速灵活反应,促进组织内部的合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组织的授权、创新,以提高组织的执行力; 1)公司认识到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公司坚持“ 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用人理念,坚持“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录用;无德有才、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选才原则。同时在维护和保障员工的利益,公司建立了规范的流程,并不断完善薪酬及激励机制,对工作和职位进行组织和管理,以应对战略战、满足实施计划,对业务变化作出快速灵活反应,促进组织内部的合作,公司坚持“招好人、用好人、留好人”,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公司严格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关于劳动、薪酬、休假、福利等相关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工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及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授权、创新,以提高执行力。 2)遵循公司“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思路及“权责一致”的原则 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招聘体系,对内采取公开竞聘、人才选调等方式盘活内部人力资源;对外创新形式,除常规的网络、劳动力市场招聘外,采取微信、校园招聘等新渠道聚集人才。 ⑵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⑵公司建立了一套“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人才机制,通过安排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提升人资行政管理的水平,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广阔舞台。另外,公司积极关注各类员工的关键需求和期望,并制定相应薪酬福利制度加以满足。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建立适合人才成长的职业规划体系,打造管理、技术研发、营销等各种通道职业晋升体系,以实现企业和人共同发展。 图表7-2公司人员组成结构表
图表7-3公司员工学历分布情况
图表7-4公司员工岗位分布情况
b)对各岗位能力需求与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的特点和技能要求、类型和数量的需求; 公司开展职位分析,从专业、经验、能力等多维度识别各岗位员工所需的技能和特点,明确各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对各岗位能力需求与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的特点和技能要求、类型和数量的需求;形成《岗位职责》,并根据岗位职责和人员能力等综合考虑,合理配置人员数量。对于特殊工种等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公司把“持证”作为必备任职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对特殊工种等每年进行资格认定,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持续满足各项规定要求,公司特殊岗位100%持证上岗。 c) 员工及相关方意见和建议收集信息; 1)广泛听取和采纳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公司强调领导、员工、合作伙伴之间的双向沟通,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机制(如图表7-5所示)。积极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合理采纳,以促进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公平公正、竞争机制的推进做好铺垫的同时,利于人员的稳定和各项业务的持续推进。 图表7-5公司与各方沟通渠道
①公司员工在日常工作当中将节省公司运营成本的建议,或改善公司运营环境的建议可上报部门主管,由主管评审建议的可实施性、实施后结果,并给予提出建议的员工的现金奖励。 ②公司成立了党支部,积极发展党员,定期组织党员活动,提升员工的觉悟和素质,增强了凝聚力。此外公司还通过党建群与各村党建工作者,附近的村建立联系,招收村中剩余劳动力,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也使公司获得了充足的人员后备。 2)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技能共享 公司建立了全方位的沟通与共享平台:跨地区的经销商大会获取信息,宣导政策;部门间的季度工作会议,研究经营改善;同事间,通过经验分享会,分享经验和技能。而且每年公司都举办以提高内部服务意识和协同能力为主题的改善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奖项评比、内部宣贯等形式进一步提升跨部门沟通能力,如图表7-6所示。 图表7-6部门、职位及地区间的沟通、共享
d)员工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及其考评; 公司遵循“以业绩为核心”的原则,将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作为载体,针对各层各类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应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的实际绩效和贡献进行考核和评价,客观衡量、时监督、有效指导、科学奖惩,不断改进绩效管理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公司和员工效率、效益的有效杠杆和驱动力。 1)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 以公司战略目标为主导,结合组织、岗位权责、业务模式、流程特点,根据关键成功因素识别出关键绩效领域。在纵向层面,进行层层分解;在横向层面,确保指标逻辑的一致性,进而建立起以战略为导向,涵盖公司、部门、岗位层面的“三级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制订绩效计划,实施绩效评估,进行绩效反馈、应用和改进,形成有效运行的闭环绩效管理体系,为实现公司整体绩效提供支持。 2)员工的绩效考核 ⑴建立员工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为保障公司的战略目标能够层层分解和落实,公司设立了各个层面的考核组织,并明确了权责。以此将公司绩效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岗位。通过制定年度绩效计划书、绩效指标考核标准,并逐级分解岗位员工,实施员工绩效考核,见图表7-7。 图表7-7绩效管理组织与定位
⑵制定员工绩效管理制度 公司制定了《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明确了员工绩效管理的相关细则与要求。绩效管理制度包括绩效管理的组织与职责、绩效考核实施、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等,以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为指导,以组织层级管理为基础,通过绩效管理全面客观评价员工,帮助员工提高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充分发挥引导、激励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公司战略以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⑶实施员工绩效考核 根据绩效管理对象层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周期与考核方式,如图表7-8。 图表7-8各层次绩效管理对象的考核周期、方式
e)薪酬体系以及包括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措施; 公司根据战略,考虑同行业薪酬水平、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按岗位特性和所处工作系统,建立薪酬分配体系以激励员工,内容包括固定(或计件)工资、绩效奖金、附加薪酬和福利等。 1)公司根据薪酬管理原则(表7-9),综合考虑同行业薪酬水平、公司薪酬实际情况及预算、消费者物价指数以及本地消费水平等因素设定,薪酬政策由高层领导负责制定,薪酬实施由行政人事部牵头负责。 2)薪酬由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构成。员工薪酬中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项总额及比例根据员工所处岗位类型和等级确定。年薪人员依据薪酬因素评价准则进行评价,该准则包括工作责任评价要素、知识技能评价要素、工作强度评价要素、工作环境评价要素四块,量化评价并分别加权得出分数,根据所处范围确定该员工在此岗位中所处的薪酬等级,然后根据公式考虑绩效因素确定总工资。月薪人员主要依据学历和岗位工作经验定薪,并用公式得出员工薪酬。 图表7-9薪酬管理原则
3)丰富多样的员工激励措施 公司在内部设立多种类型的奖励(图表7-10),从物质和精神上激励企业员工开拓创新、公司创优。 图表7-10主要激励措施
f)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公司重视内部人才培养,注重员工职业发展,建立了阶梯式培养机制和多序列发展通道,为员工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创造平台。 1)帮助员工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对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公司建立了纵横结合的发展通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纵向发展,只要员工在为公司绩效贡献的同时提升个人能力,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就能得到公正的认可,不断获取晋升空间;横向发展,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多个空间、多种可能,只要员工具备胜任不同岗位的知识和能力,就可在公司行政人事部的指导下,分析确认自我职业取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图表7-11职业发展通道
2)多管齐下助员工职业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增强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一支结构优化、业务精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司建立多渠道、分层次的人才培养制度,为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创造机会。 图表7-12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的机制
g)对高、中层领导岗位及关键技术岗位的编制继任计划; 1) 公司从长、短期战略规划出发,以提升当前公司的运营效率和今后发展的潜力、让各岗位人员不断适应公司发展要求和今后发展需要为目的,结合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制定高、中层领导岗位及关键技术岗位的编制继任发展计划,规定各个岗位人员应接受的培训项目和应达到的目标等。 为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公司正在尝试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图表7-13高、中层领导岗位及关键技术岗位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的同时,公司根据公司的高、中层领导岗位及关键技术岗位员工能力现状和人力资源规划,通过组织、业务、个体三个层次的分析确定培训需求。 图表7-14高、中层领导岗位及关键技术岗位培训需求分析表
2)高、中层领导岗位及关键技术岗位教育培训计划制定 根据公司战略要求、结合高、中层领导岗位及关键技术岗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及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发涉及企业文化、业务技能培训、人员管理技能培训、自我开发技能培训等方向的培训课程,针对各层级人员展开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针对培训要求,确保培训计划能满足员工的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图表7-15高、中层领导岗位及关键技术岗位培训层级体系表
h) 增强员工权益、福利与满意程度。 1)员工权益 ⑴依法管理、创建舒适的工作环境 公司按照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针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安全状况,公司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及预案,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及检查考核。 公司严格执行《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生产实施细则》等制度,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开展对危险源、环境因素及关键场所的识别,明确测量方法和指标,改造、更新、完善设施,发放劳保用品,监督劳动保护,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等,组织关键工作场所的测量和改进,见图表7-16。 图表7-16 关键工作场所的测量措施
⑵预防为主,制定各种应急预案 公司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开展安全、应急知识培训,对重大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预案演习,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迅速启动预案,保障员工生命与财产安全。 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公司组建应急小组并建立应急人员24 小时待命的快速反应机制,同时配备应急设备如照明设备、消防设备、通讯设备等,在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和紧急状态如火灾、洪水、台风、断电等时,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应急小组的指挥作用,制订技术保障、物资准备措施,保障员工的利益及避免因事故造成停产,满足顾客对产品及时供给的需求。 公司时刻关注合作方的经营状况,定期收集客户或供应商的财务信用、经营状况信息、及时报告异常,稳定供应链持续有效运作,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保障顾客的利益。 公司积极引导,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从组织、制度、奖励等多方面构成了一整套改进、创新、激励的管理系统,加大对改进和创新的激励,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员工不断参与管理和改进活动的积极性。 2) 员工满意程度 (1)识别影响员工满意程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公司结合员工满意度调查、员工座谈会、离职面谈、员工主动反馈、员工投诉建议等多种方法,搜集和确定影响员工权益、满意程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高层领导及时倾听广大员工的心声,了解员工支持和保障措施的效果,进一步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见图表7-17。 图表7-17识别影响员工满意程度的关键因素
(2)重视员工意见,加强员工满意度测量 根据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设计了满意度调查问题,采用随机、抽样、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分层的调查的方法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形成员工满意度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科对上述员工满意度调查进行结果汇总分析,帮助管理者找出管理过程中的改进机会,并配以相应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7.1.3 基础设施 公司目前的资源配置有注册资金人民币3000万元,占地面积约32856平方米,建筑面积51750平米,拥有无纺布生产线13条,人力资源充裕,现有员工人数210人,公司财务资源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基础设施完善、检测设备齐全,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厂区所在地水、电、通讯等市政公用工程配套完善,办公等辅助设施齐全。 公司针对与生产设备、工装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与维护,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以确定、提供和维护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过程运行、获取、传递、分析和发布数据和信息以及满足品质量卓越所需的基础设施,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确保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在基础设施方面,生产、检测设备齐全。 a)根据战略实施计划和过程管理的要求提供基础设施; 公司依据战略目标,充分考虑相关方利益,结合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生产环境等过程管理要求,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基础设施。基于公司战略与发展计划,结合公司产能需求,配置了设备。公司拥有先进设备、自动控制、监测温度和压力系统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设备。
图表7-18先进的生产设备举例 b)可行时,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应与新型能力目标相适宜; 公司投入的ERP\MES管理系统和含抗静电网带、自动纠偏系统的传送机构成套设备,与新型能力目标相适宜。 c)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工装设备的预防性和故障性维护保养制度; 公司根据《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对厂房设施、运输设备、消防设施、水电气系统、电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化维护保养和管理。 公司每年制定年度设备维护计划,针对每一个部门的每一台设备制定详细的维护性保养内容,根据年度维护计划制定月度维护计划并实施。对于特种设备,制定相关的特种设备管理办法,每台设备操作和保养都有相应责任人,并且严格执行设备三级维护保养制度,具体情况见图表7-19。 图表7-19设备保养方式及内容
d)制定和实施更新改造计划,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的先进性; 公司为满足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物耗,满足安全环保及生产工艺要求,提高设备综合效能,对基础设施满足顾客和市场要求的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及时制订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并对计划项目进行市场、技术、经济、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以更好的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近年的主要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见图表7-20。
图表7-20 近三年基础设施与设备的更新改造项目举例 e)识别基础设施突发故障可能影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资源利用的问题,制订应急预案。 1)公司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一旦发生设备安全和环境事故,则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内容包括立即停止设备运转(或切断电源)、采取措施减小事故损失(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和单位领导、查明事故原因,实行“四不放过原则”、确定事故等级并妥善处理等。 2)公司按照管理体系运行要求,公司对所有设备设施均进行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管理,并预先对各种需要处置的基础设施制定方案。公司实施6S管理,设立安全生产宣传栏,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并跟进安全隐患的整改,同时不断对容易产生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7.1.4 过程运行环境 公司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环境,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a)公司全面导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等法律法规,通过改善作业条件、降低手工操作比例及劳动作业强度等硬件设施为员工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b)公司结合产品结构,对生产环境进行系统识别,通过不断扩建厂房、改进设备自动化水平等方式,实现生产、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 c)公司总占地面积达3.3万平方米,营造“生态型”办公、生产环境。 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对质量过程进行控制,过程控制的关键是对质量现场的控制,而质量现场控制的关键是员工的素养。公司推行6S标准化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不断提高员工素养,对质量现场进行管理。制定了6S管理标准,公司每月定期组织推进小组对各车间进行检查,并实施了奖惩管理,使公司现场管理逐步实现了标准化。 d)公司定期对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故障维修;每年制订维护检修计划,确保设备运行有效;对有隐患的设备,增加防护装置,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员工受到伤害。 e)公司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对基础设施会引发的环节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了系统识别和评估,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方案和控制程序。 公司拥有完善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环境和职业安全法律法规。此外,还制定了设备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组织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经营环境。 图表7-21公司基础设施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分析表
f)公司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一旦发生设备安全和环境事故,则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内容包括立即停止设备运转(或切断电源)、采取措施减小事故损失(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和单位领导、查明事故原因,实行“四不放过原则”、确定事故等级并妥善处理等。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 总则 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利用监视或测量活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符合要求时,公司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 公司对检测设备的采购非常重视,公司先后采购了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公司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符合要求。 图表4-5先进检测设备清单
a)适合所开展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特定类型; 根据对监视和测量的设备进行评价,目前本公司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是满足本公司产品、环境、安全所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具有充分性和适宜性,满足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特定类型。 b)得到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宜其用途。 公司保留适当的测量资源检定合格的成文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 7.1.5.2 测量溯源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公司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基础时,则测量设备能满足: a)对照能溯源的国标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验证依据的成文信息; 公司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的设备均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能溯源的国标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 b)保留产品标识,以确定其状态; 公司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的设备通过检定合格好,对设备进行合格标识,以确定监视和测量的设备所处状态。 c)予以保护,防止由于调整、损坏或衰减所导致的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公司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对相关产品进行重新检验,防止由于调整、损坏或衰减所导致的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 7.1.6 组织的知识 公司如何确定必要的知识,以运行过程,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公司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在以下活动时应规避知识产权的侵权: a)设计与开发; 公司在设计开发阶段注重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在专利申请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b)采购产品、技术和服务; 公司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关注采购产品生产的知识产权关系,公司做到没生产经营权的产品不采购、不使用、不转让。在技术转让和服务中,做到不侵权。 c)提供生产和服务; 公司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时;通过行业协会,充分了解相关的知识信息,在生产和服务时规避知识产权的侵权。 d)产品销售或境内参展。 公司在产品销售或境内参展时;同样要充分了解相关的知识产权信息,在产品销售或境内参展时也来侵权。 公司拥有与产品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相关的设计或制造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包括专利引进等方面的知识应予以保持,并能在公司内所需的部门经批准可得到相关知识。 公司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公司评审现有的知识的收集和使用情况,确定并获取或收集更多必要的知识和知识更新。以确保公司新知识的应用。 公司在进行知识产权引进时,应审查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与法律状态,并通过合同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相关协议,明确双主权利和义务,承诺对所承担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7.1.7 信息和安全 公司应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予以管理。 公司应建立机制,以确保: a)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 目前公司已建立了企业网站、ERP 等应用系统,结合发展需要制定了《信息发展规划》,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重点加强生产制作和科研领域的信息化投入力度,逐步强化生产、采购、营销等ERP 模块建设,并与财务、人事管理等系统进行有效衔接,搭建产、供、销、研、物流、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大系统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反应速度。 公司在生产管理流程、物料管理、销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运用了模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经营绩效。 图表7-23 软件系统模块列表
b)识别并采集、获取、存储相关的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及时性; 公司识别了战略制定和日常运营所需的外部、内部消息源,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分类和储存,确保其准确性和及时性。 图表7-24 主要信息内容及获取方式
c)持续提高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水平; 公司建立以文件共享服务器系统为核心的信息与知识管理平台,对来自员工、顾客、供方及其他相关方的信息进行识别、采集和获取、传递,存储相关的数据,确保准确、及时。 图表7-25知识信息一览表
d)适宜时,统一管理数据,并挖掘、提炼信息和知识统一管理信息资源数据,通过收集提炼和分类应用信息中的知识; 公司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对知识更进行管理,建立完整的收集、积累、整合和共享信息的载体和平台: 1)分类收集、管理 内部知识(包括工艺文件、技术成果、合理化建议等)由相关部门收集、整合,实行标准化管理;外部知识(包括来自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的信息,来自竞争对手和行业标杆的信息)由销售部、品管部等部门收集、整合,再转化为内部知识。 2)实现共享、创新应用 公司将所获得的知识全部转化为内部知识后,全部放置在信息共享中心,公司员工根据权限可随时获取。也通过会议、培训形式,传达一些信息。对外需要公开的信息根据国家证监会信息披露有关规定,会定期更新到网站上,以方便供应商、客户及合作伙伴浏览。 3)广开渠道、多种鼓励 公司对积极收集、利用知识创新的员工、单位实行奖金、礼物等物质激励,通过评选先进员工、单位,大会表彰等形式给予精神激励。 e)公司如何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公司根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图表7-26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六大属性确保方法
公司应: a)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全员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公司通过培训,宣传栏、网络、会议等方式对全公司人员进行培训和传递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同时公司对相关网络进行安全设置,确保信息安全。 b)确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和防范机制; 公司编制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由行政人事部负责信息安全,公司对相关网络进行安全设置(防火墙),确保信息安全。完善信息安全的管理机制,建立防范机制。 c) 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设施保障; 公司购置了防火墙,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设施保障信息安全;在公司内部设置了安全措施,信息安全的完善管理机制。 d)识别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持续性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公司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持续性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7.2 能力 公司: a)确定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所需具备能力,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合规义务的履行,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公司开展职位分析,从专业、经验、能力等多维度识别各岗位员工所需的技能和特点,明确各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形成《岗位职责》,并根据岗位职责和人员能力等综合考虑,合理配置人员数量。对于特殊工种等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公司把“持证”作为必备任职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对特殊工种等每年进行资格认定,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持续满足各项规定要求,公司特殊岗位100%持证上岗。 b)提升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为提高公司绩效与管理水平,促进有效沟通,公司采取直线制的组织设计,减少管理层次,设立:高层领导、管理者代表、行政人事部、品管部、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销售部、工程部、财务部、车间、仓库共10大部门,各部门间配合协调,最大程度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在岗位设置方面,公司坚持“人岗匹配”原则,通过系统的工作分析,灵活调整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明晰各部门职责及工作范围,制定详尽的《岗位职责》. c)基于在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具备所需能力; 公司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的分级培训管理体系。公司将员工的学习与发展视为“投资”,把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作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年度发展计划、岗位职责和绩效改进的需要,评估员工能力差距和职业发展需求,循环反馈不断优化公司的培训体系,使员工的学习和发展朝着既促进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又提高个人能力和实现自身发展的方向迈进。图表7-27是公司的员工培训流程图。 图表7-27员工培训流程图 1)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 公司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等制度规定,对入职培训、上岗培训、岗位培训、职称评审、技能鉴定、岗位交流、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价等各环节,制定了详细规范,形成了内部、外部两个培训系列。 ——内部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后备人才培训,专业技能、管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班组能力提升班,常规计划培训、公共培训等; ——外部培训:包括各类专业管理研修班,自我提升培训领导力研修班等; 2)识别培训需求 为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公司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培训需求的调查,见图表7-28。 图表7-28公司培训需求调查方法一览表
根据员工能力现状和未来的能力需求,通过组织、业务、个体三个层次的评估能力差距(见图表7-29),识别培训的需求。 图表7-29培训需求分析表
3)制定培训计划 公司根据对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行政人事部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4)实施培训计划 根据培训计划,公司以增强追求卓越意识、提高技能、实现顾客满意为核心,组织实施各层次、类别培训。实施过程由行政人事部负责、各部门配合。在实施各项培训计划时,针对各项制约因素,预测培训效果,提出监控措施,确保培训效果。 ①保证培训实施 为确保培训计划得到顺利的实施,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员工各类培训。公司拥有专用培训教室并配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无线话筒等,较好的满足各项培训需求的开展。 ②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培训 公司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动培训在各层次范围内有序开展,加强培训覆盖,规范日常培训的管理运作,增强公司战略层、管理层对员工素质培养的指导性,图表7-41为公司的分类培训表。 图表7-30公司的分类培训表
公司以“重实用、抓实效、加快打造实用性开放性的学习团队”为目标,按照“形式实在、内容实用、注重实效”的总体方针开展培训,并通过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应知应会与素质提升齐开展。公司不断加强公司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搭建平台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互进,共同发展,达到双向培养的目的。努力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当作工作的“加油站”,把工作作为一种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从中获得成长和成就,从而营造“快乐工作、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图表7-31不同类别人员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
d )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为检验培训的效果与反馈,吸取学员的宝贵意见,及时调整或改进下阶段培训工作,公司进行有效性评估。 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 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如员工档案、培训记录等。 7.3 意识 公司如何确保在其控下工作人员知晓: a) 方针;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等方针通过宣传栏,会议、网络等,确保在其控下工作人员知晓方针。 b)相关的战略以及分解的职能目标; 公司针对相关战略目标,通KPI分解的职能目标,祥见各部门目标分解表。 c)与其工作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和相关的实际或潜在的环境影响; 通过对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培训和建立,通过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分析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促进员工对与其工作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和相关的实际或潜在的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意识。 d) 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绩效的益处; 通过对浙江制造管理体系的标准培训和建立浙江制造管理体系,促进员工与其工作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绩效的益处的意识。 e) 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或未履行组织的合规义务的后果及其对品牌的影响; 公司通过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等方针学习,对浙江制造管理体系的标准培训学习,明确不符合浙江制造管理体系要求或未履行组织的合规义务的后果及其对品牌的影响的意识。 f) 提升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通过对浙江制造管理体系的标准培训和建立,明确行业竟争的对公司的绩效影响,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升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7.4 沟通与信息交流 公司确定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与信息交流,包括:保持公司内外部沟通顺畅;通过洽谈会、研讨会、走访、邮件、微信、QQ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a) 明确沟通内容; b) 明确沟通时间; c) 明确沟通责任部门; d) 明确沟通方式和要求; e) 明确负责沟通责任人。 f)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等合规义务的沟通。 公司对按其合规义务的要求及其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就有关的环境的信息进行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 公司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通过设置总经理信箱、邮件、微信、QQ等,广泛听取各层面员工的意见或建议,保持公司内部沟通顺畅;通过洽谈会、研讨会、走访等多种形式,倾听顾客、供方等相关方的意见及建议。公司领导倡导“沟通无限”,建立了互动双向沟通机制,多渠道听取员工及其他相关方要求,多种方式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职位、不同地区间的有效沟通。 保留适当沟通记录的成文信息,作为沟通、交流的证据。 7.5 成文信息 7.5.1 总则 公司的管理体系包括: a) 本部分管理体系要求的成文信息; b) 公司确定的新型能力和为确保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成文信息; c) 证明履行其合规义务需要的信息。 7.5.2 创建和更新 当创建和更新成文信息时,公司应确保适当的: a) 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 b) 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表)和载体(如:纸质的、电子的); c) 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7.5.3.1公司管理体系和本部分所要求的成文信息,以确保: a) 在需求的场合和时机,均可获得并使用; 公司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文件,规定各类文件的编审批、发放、回收、修改、作废等要求。 b)予以妥善保护(如:防止泄密、不当使用或缺失)。 明确了不同性质文件的管控职责和要求,由负责部门发放控制。 7.5.3.2为控制成文信息,适用时,公司应进行下列活动: 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 对浙江制造信息进行控制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 b) 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对浙江制造信息进行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c) 变更控制(如版本控制); 对浙江制造信息进行变更控制,(比如版本控制)。 d) 保留和处置。 对浙江制造信息进行保留和处置。 对确定策划和运行管理体系所必需的来自外部的成文信息,公司进行适当识别,并予以控制。 对浙江制造信息进行适当保留的,作为符合性证据的成文信息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 公司制定了《记录控制程序》文件,规定了记录编号规则以及填写、保管、借阅、复制、处置等要求。 8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为满足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并实施第6章所确定的措施,公司如何通过以下对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这些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设计和开发;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产品和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放行;不合格输出的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并确保建立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机制。这些措施包括: a)确定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品牌建设、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安全的要求; 公司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进行了控制,通过对关键过程控制、生产环境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设备的控制,以保障产品的质量。通过6S检查表来保障生产所需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存在需要确认的过程。 b) 建立过程(包括:外包过程)运行、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并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 公司制定了对供应商(外包过程)所提供的生产物料、非生产物料、生产设备、检验设备、生产消耗物料、办公设施及耗材、服务性采购以及外部供方财产的接收准则、控制过程、施加影响都做了详实的描述,并通过采购文件进行记录。 c) 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 公司通过网络、邮件、微信群平台进行沟通,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来达到公司创新和持续优化的效果。 d) 确定所需的资源以使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公司主要所需的资源有:基础设备资源、检测设备资源、生产环境、人员资质、资金基础、技术资源等。 为确保生产设备、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持正常的生产能力,使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确保制造过程能力。设备部门制定了《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检验部门制定了《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管理产品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 e) 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公司对产品的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作业准备、生产作业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方法控制予以明确公司对产品和服务提供进行活动的特征进行规定。 f) 在确定的风险和目标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成文信息。 1)公司通过记录来确定过程已经按照策划来进行 2)公司对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品完成各阶段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对不合格产品通过《不合格品输出控制程序》来进行控制。 策划的输出符合公司的运作,以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要求。 控制策划的变更,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公司对体系变更、产品变更、组织机构变更、生产工艺变更等进行管理,以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适宜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公司确保外包过程受控。 公司目前无外包过程。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 顾客关系的建立与沟通 公司与顾客沟通,包括: a)识别顾客、顾客群和市场的细分,考虑竞争对手的顾客及其它潜在的顾客和市场; 公司从创立初深耕各类无纺布产品,坚持品牌战略策略,专注于染化料、助剂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战略定位及顾客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公司业务、产品特性,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目标顾客群。 1)市场细分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外市场、在大多数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立代理商。 图表8-1 主要产品细分
图表8-2 公司产品市场细分表
图表8-3 销售模式细分表
现阶段公司产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户,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及环保,所采用的原材料是国内品质可靠的配料。 公司通过对产品、顾客和市场环境等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产品类型、地域和客户等级等几个维度进行市场细分,从可确定目标市场。 ----根据地域进行市场细分 (1)国内外市场 国内市场占总销售额的70%,国外市场占总销售额的30%。
图表8-4 按销售区域(国内)细分市场
----按顾客等级细分市场 根据顾客需求量、资金实力、信誉度、长期合作稳定性、规模、产品结构等综合能力情况划分,分为战略顾客、重要顾客、一般顾客,并实行分级管理。 图表8-5 顾客按综合能力细分需求特点
2)确定目标市场和顾客群 根据公司对顾客和市场的细分,确定重要市场和战略顾客、重要顾客为公司重要顾客群,将销售量80%的战略顾客和重要顾客作为关键顾客。公司对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的顾客十分关注,同时注重开发潜在市场。 图表8-6 目标市场和顾客群
2)竞争对手及其他潜在的顾客与市场 竞争对手及其他潜在的顾客与市场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金三发,华昊,全球范围内标杆企业:贝里集团,金佰利纸业 通过对竞争对手和潜在顾客信息的收集,通过多种途径发掘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如通过与顾客交流、行业内相关人员的了解、实地考察市场和参加行业展会等,识别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的销售覆盖面、顾客群,寻找进入市场的机会。 图表8-7 潜在顾客和市场
b)确定品牌核心价值,制定品牌中长期规划,制定品牌传播推广的措施并有效实施; “品牌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产品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品牌的成功,才是企业的成功”,为此公司“以品牌为核心”具体开展了如下卓有成效的经营活动: 1)通过开拓销售渠道,将自主品牌大力推广至全国商场,让全国的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购到直销的产品。 2)向标杆企业:德司达公司学习、感悟高端市场及企业的时尚理念和质量管控等,快速提升公司员工的意识和能力,为公司做强自己做精产品沉淀了宝贵的经验。 3)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设与经营,丰富了公司品牌的组合,参加广交会等,坚持走直销模式,展现公司特有品牌。 加强品牌的组合推进,确保产品的精准研发,强化市场的营销策略,加大国内市场和网上销售的关注与开拓,以及逐步推进渠道的管控等,公司的能力和绩效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c) 制定新型能力顾客关系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方案,以适合其发展方向及识别创新的机会和业务需要; 公司制定了新型能力顾客关系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方案,为满足差异化的产品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研发效率,推出针对客户特殊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专用产品。同时综合考虑营销策略的组合,实现了较好的直销效果,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为新型能力主要指标。 d)建立与顾客接触的主要渠道,这些渠道方便顾客查询信息、处理问询、进行交易和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回馈,包括顾客投诉。 公司制定了新型能力顾客关系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方案,为满足差异化的产品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研发效率,推出针对客户特殊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专用产品。同时综合考虑营销策略的组合,实现了较好的营销效果,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为新型能力主要指标。 d)建立与顾客接触的主要渠道,这些渠道方便顾客查询信息、处理问询、进行交易和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回馈,包括顾客投诉; 1)建立与顾客接触的主要渠道 公司提供不同的沟通平台,方便顾客查询信息、交易和投诉,见图表8-8,要求销售人员对顾客要求及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改进。 图表8-8 关键顾客的主要接触方式及要求
2)明确组织投诉管理过程 公司建立顾客投诉处理流程,规范投诉流程,以提高处理顾客反馈信息的效率,将其视为自身改进的机会,见图表8-9。 对于顾客的投诉,由销售部组织处理,在对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后,一方面制订对顾客的解决方案,包括制订整改方案、理赔方案等,并经顾客确认方案后组织实施,直至顾客满意。另一方面组织公司内部制订对该问题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内部整改计划及实施结果,还要根据顾客的需要向顾客反馈,获得顾客的确认。内部整改的组织即包括公司内部整改的组织,也包括对相关方整改的组织、验证;对相关方的整改要求,由销售部门向供应商提出交涉,整改效果须经生产部组织验证。 图表8-9顾客投诉处理流程
3)使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适合组织发展方向及业务需要 公司定期对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进行评价,以适合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 ⑴根据顾客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定期分析主要顾客流失信息,对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进行评价和改进。 ⑵公司对重要合作伙伴,定期进行评价、改进、沟通和维护,遇到市场波动、供求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时,处理与顾客关系的方法也将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⑶根据公司的战略的要求,不断改进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公司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改进与顾客的关系。 ⑷根据顾客的意见,随时改进顾客关系的方法。通过电话、市场走访等形式,了解顾客对公司战略定位、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并从顾客处收集标杆、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用以学习改进。 3)公司产品的质量承诺:1.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工作,对客户提出的问题 24 小时内响应;2.在正常交货后的产品,客户进行加工后如出现质量问题,接受无条件赔偿3.如发现商品以假充真,经有关机构鉴定后,按商品成交价格的十倍金额赔偿。 e)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 公司识别、验证和维护顾客财产,确保其有效性。其管理流程为: 1)公司应(如何)爱护在公司控制下或公司使用的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2)对公司使用的或构成产品和服务一部分的的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公司应予以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 3)若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公司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留所发生情况的成文信息。 4)公司对顾客提供财产进行管理。接受到顾客财产后,接收者登记顾客财产的相关信息。 5)顾客财产必须按顾客指定的用途使用,未经顾客同意不得擅自挪作它用或处理。顾客财产须严格保密,为经顾客同意,不得进行扩散。 6)顾客财产须按其储存要求进行储存,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如发现不适用、损坏、遗失等情况时由接受者及时与顾客联系,协商解决办法,并做好相关记录。 f)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优化业务过程中的冲突和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和处理; 公司处理问题的理念为,“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承担责任并且立即改正,不是我们的问题,我帮客户一起分析寻找问题的真正原因”。为客户解决问题是我们产品的一部分。公司引进ERP管理系统,所有销售数据录入ERP系统方便从原料批次到成品批次均可清晰查询,客户如遇到任何问题均可从源头查询问题并,有效解决。 公司建立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能清楚记录客户信息,以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g) 对关系重大时,制定应急措施的特殊要求。 遇到重大投诉时,由总经理直接安排处理,专人负责,直至客户满意。 图表8-8顾客投诉处理流程图
8.2.2 与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在确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公司如何确保: a)细分顾客,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规定,包括: 公司根据产品特性、销售渠道及客户重要程度三要素对顾客与市场进行细分,从公司技术研发实力及公司所提供给产品类别和性能与顾客需求特点的匹配性分析,确定目标顾客与市场。根据不同顾客需求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公司认为的必要要求,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规定。 b)对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品牌维护并能够满足所声明的要求; 1)对质量诚信目标进行宣传控制,对外发布和使用的广告内容真实,不欺骗和误导顾客,不含有虚假的内容,并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 2) 对产品说明、标识和包装进行控制,以确保对外发布和使用的产品说明和标识等内容真实、合法、有效,与产品质量相符,避免误导或不合理的暗示。 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8.2.3.1公司编制《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控制程序》,确保有能力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公司对如下各项要求进行评审: 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要的要求; c) 公司规定的要求;包括运送、安装、维修、保证等在消费领域给予顾客的好处; d) 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 e)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 公司应确保与以前规定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已得到解决。 若顾客没有提供成文的要求,公司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8.2.3.2适用时,公司应保留下列方面有关成文信息: a)公司对每份合同及评审记录进行收集并存档; b)针对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公司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当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发生更改,公司销售部业务员对更改内容进行评审,并确保相关的合同进行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更改的要求。由公司原因引发的更改,应考虑对品牌产生的负面影响。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 总则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适当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以确保企业产品及生产方法符合市场需求,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应考虑: a) 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 b) 所要求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 c) 所要求的设计和开发验证、确认活动; d) 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 e)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外部资源; f) 技术获取方式包括自主开发、共同开发、外包、外购等; g) 可行时,确定使用质量功能展开(QFD)、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测量系统分析(MSA)、统计过程方法(SPC)、故障早期激发改进(FSI)等相关工具; h) 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 i) 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 j) 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 k)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 l) 证实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成文信息。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公司应针对所设计和开发的具体类型产品和服务,确定必需的要求。要求应考虑: a)功能和性能要求; 设计和开发输入考虑了产品主要功能、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和HSF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与期望。 b) 考虑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要求; 设计和开发输入考虑了产品信赖性试验要求,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要求。 c) 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与开发活动的信息;如技术数据的开发利用; 适当利用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如技术数据、生产工艺等对新项目作为指导; d) 法律法规要求; 满足适用的各标准、法律法规、环境方面的要求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 e) 公司已承诺实施的国际或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中的先进性指标; 根据不同顾客的特殊要求,引入产品各项先进指标;同时,按照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 3137—2023《购物袋用非织造布)》中的先进性指标对产品进行生产、检验和控制要求; f) 由产品和服务的性质所决定的,失效的潜在后果; 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考虑了产品功能性试验要求,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其失效的潜在后果; g)适用时,对于对个人消费者市场的经营性品牌的影响。 针对设计和开发的目的,输入应是充分、适宜的,且应完整、清楚。 相互矛盾的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得到解决。 公司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成文信息。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公司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 规定拟获得的结果,对技术实现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以获得技术实现过程中的动态信息; 研发中心对技术实现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规定具体各项标准并对过程中所体现的问题予以纠正。 b) 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由项目组长与各部门对公司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评审,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项目组主导对每一实施阶段过程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标准的符合性、功能的符合性、HSF的符合性、技术参数的可行性、采购可行性、生产可行性、检验可行性等。 c) 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要求; 项目组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每一阶段的输出进行验证。对于验证过程中发现的设计和开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提出改善措施,并由项目组组长安排实施与追踪,以确保最终输出能够满足输入的要求。 d) 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 设计确认一般针对实验最终产品。在最终样品完成前的各阶段,技术部门组织各单位在适当范围内实施局部确认。 d) 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范技术风险。 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并由项目组进行实施、跟踪,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每一阶段的输出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f)保留这些活动的成文信息。 上述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内容汇总后由生产部门保管。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公司应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 a) 满足输入的要求; 项目组根据设计计划要求,转化成内部的一个项目要求和标准,设计相应的方案,以满足输入的要求。 b) 适当时,确定产品和服务采购中的环境要求; 当存在有害物质污染或混杂的风险过程时,应明确环境要求并根据要求控制、识别、监视和测量这些过程。 c)满足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的需求; 有项目组长和项目组成员对输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审,并评估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能力。 d) 包括或引用监视和测量要求,适当时,包括接收准则; 项目技术要求以及标准的符合性、功能的符合性、HSF的符合性、 技术参数的可行性、 采购可行性、 生产可行性、 检验可行性等。 e) 规定产品和服务特性,这些特性对于预期目的、安全和正常提供是必需的,以及产品的品质特征、功能性、环保性等,适用时,包括: 1) 使产品和服务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程度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 2)产品使用过程的环保、节能降耗; 3)生产设备基础资源的达到要求; 4) 由生产部门对相关技术知识向生产部进行移交并有效转移。 所开发的产品的特性,对产品指标、结构、包装要求进行规定,使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向客户提供卓越的品质与优异的服务。控制、识别、监测有害物质污染或混杂的风险过程,使生产过程更加环保绿色。 由项目组长和本项目组成员对相应的输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审,批准后进行设计开发活动。项目组长需要收集整理该项目设计开发过程的所有数据;项目组成员根据已批准的设计开发方案在该项目组长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方案的小实验具体工作,并总结其实验结果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公司应对产品和服务设计与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识别,评审和控制,以确保这些更改对满足要求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应保留下列成文信息。 a) 设计和开发的变更; 设计和开发策划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如存在下列问题时,应该提出对之前制定的设计计划予以修订: 1)由于前期开发申请的局限及不完善, 对产品要求(功能、 外观、 特性、 技术参数、良率目标)及原材,生产过程中所体现的问题予以纠正; 2)修正最终的产品标准; 3)项目计划时间的延长等。 对于已经通过量产会议的项目,如果在量产过程中需要做原材料、工艺等可能会对产品的价格、外观、功能、安全、品质、可靠性要求等造成影响的变更,须参照相关文件执行变更。 b) 评审的结果; 项目组列出产品的设计性能与产品性能,通过比较二者以评审设计与开发结果的符合性。若不相符,则需列出主要存在问题,并制定改善措施与改善期限,由技术部门主管审核批准。 c) 变更的授权; 由项目组长进行策划,通报市场、品质、采购、生产、由技术部门门主管进行批准,批准后需要重新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 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对于设计和开发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提出改善措施,由项目组进行实施、跟踪,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每一阶段的输出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由项目组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每一阶段的设计和开发输出进行验证。对于验证过程中发现的设计和开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善措施,并由项目组组长安排实施与追踪,以确保最终输出能够满足输入的要求。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 总则 公司已建立与其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相关方关系,尤其是与关键供方和合作伙伴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双向交流,共同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扩大品牌影响力。以“产业协同”为已任,制定浙江区域内的供货商已达到50%以上的目标计划。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公司与外部主要供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紧密联系,共享信息,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 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 a) 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构成公司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 b)外部供方代表公司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 如果顾客有要求,公司对外部供方外代表公司可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在提供前,由采购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方可进行实施。 c) 公司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 公司基于外部供方按照要求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并实施外部供方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对于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公司采购部保存外部供方相关成文信息。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公司对各供应商进行评审,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确保公司产品在合格供应商中采购,以确保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公司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a) 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1) 公司对采购过程通过采购流程进行控制; 2) 公司长期坚持“诚信双赢”的经营理念,与供方和合作伙伴等相关方建立 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尤其注重加强供应链管理,目前供方共有8家合格供应商,省内合格供应商有5家,占比62.5%。与供方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关键元器件/部件/材料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1)公司对原辅料的供应商,在供应商选择和开发阶段,由物流仓储科、品管部等相关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价格、技术水平、质量保证、生产能力等方面,评审合格后对供应商确定为合格供应商,并签约。 2) 在供应商的考核与激励方面,公司明确了各部门在物资供应过程中的责任,采购部负责供应商供货业绩的监控和重新评审,品管部对供货质量进行检测和监控,并对质量情况汇总,然后销售部、品管部共同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对优秀供应商将优先采购,不合格供应商将予以淘汰。 c)公司已经考虑了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公司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2) 通过产品验证证实对外部供方实施控制的有效性; d)采购的原辅材料由品管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确保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和适宜的。 公司与外部供方已沟通以下要求: a) 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 公司在采购时编制采购计划,明确所采购的原辅材料(包括外包加工)质量要求。采购时通过合同或订单也明确所采购的原辅材料和所外包加工的技术、质量和管理要求。 2)公司对重要原材料及外包要求都制定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的放行准则 ,明确了检验方案和合格判断标准,并传递给供方。所有采购产品到公司后由采购部出具报验单给品管部,由品管部按规范等要求开展验证工作,只有质检员确认合格后才能登记入库,否则供货商不能结算货款。 3) 在评价供方时公司要求供方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合格证据; b) 由采购部对下列内容的进行批准: 1) 产品和服务,并确保其所用的原辅材料符合相关产品标准或技术要求,与产品描述中的原辅材料一致; 关键原辅材料扩展/变更要求; 2) 方法、过程和设备; 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c)供方生产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质; d) 公司与供方通过电话,网络、走访等进行的互动; e) 公司通过年度供方产品合格率、服务态度等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 f) 公司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或确认活动在合同中明确。 公司目前确定的外包过程有:无。 8.5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公司能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受控条件应包括以下方面: a)可获得形成文信息,以规定以下内容: 1) 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或进行的活动的特征; 公司针对生产过程设立了关键绩效指标,以监测过程实施的情况。公司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作业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均予以明确公司对产品和服务提供进行活动的特征进行规定。 2) 拟获得的结果;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管控,生产出符合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 3137—2023 购物袋用非织造布》要求的产品,对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并入库,根据合同订单要求进行交付。 b) 可获得和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资源; 品管部根据生产要求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资源进行配置,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顾客要求。
15c) 在适当阶段对关键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确保与标准样品的一致性,以稳定品牌效应; 生产部对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并记录,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确保与标准样品的一致性,以稳定品牌效应。 d) 为过程的运行使用适宜的基础设施,并保持适宜的环境; 1) 公司合理配置生产及监测所需设备,明确设备控制要求:生产设备主要按《操作规程》执行;计量检测设备按相关规定执行; 公司目前无特殊过程;纺丝为关键过程。 2) 公司制定设备保养制度,实施维护保养制度,使设备设施得到有效利用及控制,确保生产能力和过程能力符合要求。 3)公司生产现场开展现场6S管理,以确保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适宜性。 e)配备胜任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 公司对进入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须经上岗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新员工在入职后进行入职培训和考试,考核通过后上岗,在生产过程中,若满足相应的岗位职责,可进行晋升申请,达到晋升要求后进行晋升。生产线相关操作均有对应的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f) 若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并定期再确认; g) 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对营销渠道的分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采取控制措施,确保营销渠道相关的销售行为符合并满足公司对顾客质量承诺的内容和要求; 公司销售部对产品交付后,对营销渠道的分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通过合同的约束的控制措施,确保营销渠道相关的销售行为符合并满足公司对顾客质量承诺的内容和要求。 h) 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设施和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运行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人为错误; 公司按劳保规定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对设施和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运行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人为错误。 i)对产生噪声、废水、废气、粉尘、固体废物排放的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减少能资源消耗,预防或减轻不利的环境影响。 公司通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产生噪声、废水、废气、粉尘、固体废物排放的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对安全生产进行管控,对能资源消耗进行成本考核,预防或减轻不利的环境影响。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生产部对生产过程、仓库的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必要的标识进行控制。以确保: a)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产品,避免混淆; b)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检验状态,避免非预期使用; c)在生产、交付等各阶段,相关人员必须认真保护产品标识正确无误;若要求可追溯,应对产品施加唯一性标识,如批号、编号、日期并予以登记,可根据产品标识追溯到产品的来源、责任者及产品的去向。保留实现可追溯性所需的记录。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公司识别、验证和维护顾客财产,确保其有效性。其管理流程为: 1)公司应(如何)爱护在公司控制下或公司使用的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2)对公司使用的或构成产品和服务一部分的的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公司应予以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 3)若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公司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留所发生情况的成文信息。 4)公司对顾客提供财产进行管理。接受到顾客财产后,接收者登记顾客财产的相关信息。 5)顾客财产必须按顾客指定的用途使用,未经顾客同意不得擅自挪作它用或处理。顾客财产须严格保密,为经顾客同意,不得进行扩散。 6)顾客财产须按其储存要求进行储存,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如发现不适用、损坏、遗失等情况时由接受者及时与顾客联系,协商解决办法,并做好相关记录。 8.5.4 防护 公司产品和服务进行了有效的防护,对产品和服务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进行控制。 防护可包括防护标识、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送或运输以及防护。 8.5.5 交付后活动 公司能满足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保持和提升品牌效应。考虑提供与产品或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的需求。 在确定交付后活动的履盖范围和程度时,公司应考虑: a) 法律法规要求; b) 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良后果; c) 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 d) 对服务外包方予以监控并确保服务达到质量承诺的内容和要求; e) 顾客要求; f) 顾客回馈。 8.5.6 变更控制 a)公司已经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对可能影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产品和服务与标准的符合性、一致性的所有技术更改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稳定地符合要求。防止其品牌受影响; 1)公司保留变更的成文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2)公司对供应商、顾客和内外部相关部门提出的变更,按规定职权要要求批准。 3)生产部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更改的控制,与产品生产过程有关的更改需求应向技术部门提出建议,任何部门和个人不能擅自更改。 4)需要更改时技术部门填写相关单子发到相关部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才能实施变更。 5)生产部按通知要求组织车间实施更改,品管部根据更改后的要求进行检验和验证。 b)可能需要对过程进行更改的情况包括; 1)过程的要素变更时(如:生产过程的设备、人员、材料、工艺方法等变更); 2)过程的准则变更(如:产品标准变化、过程输出要求变更); 3)顾客及相关方要求变更; 4)过程控制状态不能满足要求时(如:出现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 5)持续改进过程需要时。 c)应对更改过程控制的相关记录予以保留,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等; d)更改由责任部门提出,由原策划部门更改,更改在实施前应进行必要的评审,并由原策划负责人批准。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公司编制、实施和保持《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控制程序》,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得到满足。 品管部对原辅料、生产过程及成品质量进行检验,完成对于产品质量的监视和测量,确保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或出厂。 公司确保与产品有关的原辅料的质量控制、产品例行检验、确认检验,以及相关服务的放行符合接收准则。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安排的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公司注重产品质量把控,从原辅料采购、产品生产、入库检查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建立了产品追溯体系并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为产品的可靠性和高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公司组织供应商选择、考核与评价,设立供应商档案及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认证进行审查,此外公司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在产品生产环节,技术科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维护、保养设备,确保正常动作;生产部对产品质量负责,操作人员按各个工序的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要求的项目、频率做自检,品管部不定时巡查产品质状况。 在产品入库环节,公司对不合格品进行了严格管控。公司所有的产品都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厂。任何不合格产品均有明确的标识、记录、隔离和处理等要求。 对于所有出现的不合格,均有详细记录,并由专人进行统计分析后,由责任单位依据《改进控制程序》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整改,评估纠正措施有效之后方能关闭问题项。并在日常研发、生产作业中,强调系统化,通过持续改善等活动及质量工具的展开,充分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善,追求卓越。 公司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成文信息记录,成文信息有检验记录和报告以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中能可追溯到授权放行人员的信息。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8.7.1公司应确保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出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公司建立并保持《质量诚信控制程序》、《质量失信事件应急预案》,以针对潜在的质量失信事件或紧急、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及时的响应。避免、减少、控制对组织品牌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不合格品输出控制程序》,依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后,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和省级质量监督抽查、监督抽样检测、客户投诉产品。公司已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的输出: a)来料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处理:退货。 b)生产过程及出厂检验不合格品处理:返工/返修。不合格品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参照《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8.7.2公司保留下列成文信息: a)描述不合格; b) 描述所采取措施; 不合格品的采取的措施有退货、返工/返修三种方式。不合格品进行不合格标识、隔离及保持处理记录。 识别处置不合格的授权。
图表8-7 处置不合格的授权
8.8 应急准备和响应 公司如何建立、实施并保持对6.1.1中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准备并做出响应所需的过程。 a)公司应制定应急计划,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如: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等)满足顾客的要求; 公司为了预防和减少各类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所引起的有害环境影响或人员疾病、伤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公司特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预防本公司范围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等事故,以保障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行。 b)通过策划措施做好响应紧急情况的准备, 考虑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如应急服务机构、相邻组织或居民。以预防或减轻它所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或职业健康安全不良后果; 公司通过策划措施做好响应紧急情况的准备,建立了严密的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制定了《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控制程序和应急预案,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对相关方进行沟通应急准备的事项,相关各生产部门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c)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好响应; 公司每年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检测检验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等人才资源储备。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d)根据紧急情况和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措施预防或减轻紧急情况所带来的后果; 公司一直把实现安全生产作为最高标准,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政策及法规,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到公司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公司经营目标中严格考核。 e)可行时,定期试验所策划的响庆措施,并让有关的相关方适当参与其中; 公司每年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检测检验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等人才资源储备。 f)定期评审并修订过程和策划的响应措施,特别是发生紧急情况后或进行及试验后;公司每次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演练后对演练结果进行评审,同时每年定期评审并修订应急预案响应措施。 g)适用时,向有关的相关方,包括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公司制定了火灾、消防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编制了《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和《应急预案》等文件,每年进行应急演练,在演练前对相关人员进行的演练知识的培训。 公司保留了相关应急演练记录,以确信过程已按策划要求得到实施。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总则 组织应(如何)策划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体系,确定: a) 有效地开发利用数据,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方案; 通过对薪资增幅、员工流失、员工数量和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数据、基础设施资源中设备损耗、增量、改进以及提升产能产量的数据、监视测量设备的实时数据、生产运行的控制中环境要求、技术要求、产品参数等数据、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外部提供产品合格率、合格供应商数、供货及时率等数据、不合格产品数量的汇总等数据分析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各个部门的需要,实现各部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方案的实施。 b) 选择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 数据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分析与方法应用有助于发现产品或过程有变异或变差并在有变异或变差的情况下,帮助组织寻找适宜的方法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决策、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c) 在业务系统中部署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 各部门负责相关数据收集、传递,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正确选用与应用,应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如品管部建立不合格品统计分析表、技术部门对数据进行模型分析,销售部建立月、季、年度销量报表(同比、环比)、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表等,便于发现变异或变差的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d)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品牌和技术创新战略目标、社会责任目标、以及关键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 行政人事部应对适用公司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的评价,销售部对公司的品牌战略目标、技术部门对技术创新战略目标进行监视和测量,生产部对现场生产状况、生产环境、产品数量进行监视和测量,生产部门对生产工艺等进行监视和测量,品管部对原材料合格率、产品合格率等关键数据进行进行监视和测量、销售部对市场的价格,销量、顾客满意度等进行监视和测量。 e) 确保有效结果所需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统计技术方法的应用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实施前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保证正确使用统计技术方法,确保有效的评价。 f) 评价其绩效所依据的准则和适当的参数; 对选用的统计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应组织实施部门进行评定。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应责成相关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加以改正。 g) 何时实施监视和测量; 各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如质量记录、产品不合格信息、不合格品率、顾客投诉、内外部故障成本等情况时,需要进行实施监视和测量。 h) 何时对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公司每年至少一次管理评审(间隔不超过12个月),对管理体系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当遇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可以决定进行管理评审。 1)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2)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需作重大调整; 3)国家有关质量、环境政策、标准及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发生较大变更; 4)发生重大质量、环境、安全事故; 5)顾客及相关方有严重问题投诉或连续投诉; 6)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 7) 内部审核时出现严重不符合。 i) 制定适宜的措施,有效防范数据开发利用风险。 为有效的防范数据开发利用的风险,公司对信息进行了受控、非受控的分类。 评价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公司编制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通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系统的评价,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公司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的证据。 公司的主要保持了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程度、产品满足需求的符合性、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供方的绩效信息等信息进行成文保留。 9.3.3 合规性评价 公司编制《合规义务控制程序》,程序中对公司适有的法律法规符合情况进行评价,明确了合规性评价每年一次的的要求,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各部门对其合规情况的知识和对其合规性情况的理解,公司提供《合规性评价报告》文件,作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 9.1.3 顾客满意 公司制定《顾客满意度调研流程》,由销售部负责每年一次顾客发送“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并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形成《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获得全面、系统的顾客满意度数据,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情况。
图表9-1顾客满意度调查流程
9.1.4 分析和评价 公司利用监视、测量战略目标、组织治理、公共责任、道德行为以及公益支持、产品和服务、顾客与市场、财务、资源、过程有效性、自主创新和专利、产业协同等方面的结果,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测量获得的适宜数据和信息。 a) 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产品绩效方面,为表明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如下表9-2所示。 图表9-2主要产品和服务绩效
上表表明了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可以看出,公司的产品性能稳定,产品性能的主要指标按照浙江制造先进水平设定的标准要求。公司每年不断增加技术投入,产品性能逐年提升。 b)顾客满意程度; 图表9-3 近三年企业顾客满意度情况表
c)必要时,个人消费者市场的经营性品牌顾客感知; 公司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走访问,展销会、购销等方式,充分了解决顾客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分析和评价公司产品的品牌感知。 d)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与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的适宜性,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公司通过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提高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率,来达到公司创新和持续优化的效果。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与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的适宜性并得到有效实施。 e)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以及新型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 图表9-4近三年市场份额绩效
图表9-5财务绩效结果一览表
图表9-6员工绩效情况
图表9-7员工满意度绩效
图表9-8信息资源绩效
图表9-9主要过程有效性绩效结果
|